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升至23.15%

健康强国 982 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数据,本次监测内容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依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65370份。



附件: 2020年健康素养监测问答


1.什么是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 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 素养划分为 3 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 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将健康素养划分 为 6 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 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2.健康素养和健康有什么关系?
——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世界卫生组织 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人群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密切相关,是预测人 群健康状况的较强指标;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有效减少健康不公平, 显著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显著改变慢性病患者健康结 局,建议政府将健康素养纳入公共政策,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作为卫 生和教育等政策的明确目标。

3.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有哪些?
——在社会环境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水平、经济 水平、社会文化、卫生政策、卫生服务特别是健康教育服务的提供与 利用等。在个体和群体方面,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 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等,其中文化程度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加强健 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评价我国城乡居 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二是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 与技能(试行)》,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 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个方面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是以公共 卫生问题为导向,从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 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6 类健康问题 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于每个调查者来说,问卷得分达到总分 80%及以上,被判定具 备基本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 所占的比例。

5.我国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 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 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了 制度性安排,把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 中国行动、落实健康扶贫工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和工作目标。2016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印发,明确 提出“到 2020 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20%”的目标;2019 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出台,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既是健 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主要考核指标之一。2020 年 6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实施,规定:“国 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提高公民的健 康素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会 同各地、各部门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提升 公众健康素养的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工作机制和各方责任,为开展 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二是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贫困地区健康素养促进三年攻 坚行动等专项健康素养促进项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提升能力、 健全体系,大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三是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促 进县区、健康村镇、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社区、健康 促进企业、健康家庭等系列健康场所创建活动,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提升创造了支持性环境;四是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采取多种途径 和形式,面向公众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活动;五是开展健康 素养研究和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研究制定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 标体系,开发了试题库,编制了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自 2012 年起,每年开展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监测,通过连续监测获得 了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数据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健康素养 促进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为制定卫生健康政策提供循 证支持,为研究健康素养促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6.2020 年健康素养监测了多少人?
——2020 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 15~69 岁城乡 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 65370 份。其中,城市人口 28712 人,占 43.92%,农村人口 36658 人,占 56.08%,城乡人口比为 0.78:1;男性 30962 人,占 47.36%,女性 34408 人,占 52.64%,男女性别比 为 0.90:1。

7.2020 年健康素养监测覆盖了哪些地区?
——2020 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336 个监测点开展,其中城市监测点 150 个,农 村监测点 186 个,覆盖全国 336 个县(区)1008 个乡镇(街道)。

8.2020 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多少?
——2020 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3.15%,意味着每 100 个 15~ 69 岁的人群中,有 23 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 识和理念、掌握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9.2020 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有哪些特点?
——2020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3.15%。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 地区;男女差别不大;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 水平越高。

10.我国不同地区健康素养水平有哪些特点?
——2020 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8.08%,农村居民为 20.02%,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东部地区居 民健康素养水平为 29.06%,中部地区为 21.01%,西部地区为 16.72%, 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11.我国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哪些特点?
——从性别分布看,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 23.31%,女性为 22.98%, 男性略高于女性,差别不大。从年龄分布看,25~34 岁组健康素养 水平最高,为 31.68%,65~69 岁组最低,为 8.49%。从文化程度分 布看,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 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不识字/少识字者最低,为 2.15%;大专/本科及以上者最高,为 47.53%。

12.从知识、行为、技能三方面看,我国居民三方面健康素养水 平如何?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将健康 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 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2020 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 素养水平为 37.1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 26.44%,基本 技能素养水平为 23.12%。

13.我国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如何?
——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将健康素养划分为 6 类健康问题素养, 即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 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2020 年中国居民六类健康问 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 55.23%、科学健康观 素养 50.48%、健康信息素养 35.93%、传染病防治素养 26.77%、慢性 病防治素养 26.73%和基本医疗素养 23.44%。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网官网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