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医学院2025年新院士名单出炉,5位华人学者当选

health-xq 14 3

近日,美国国家医学院在其 2025 年度会议上公布了新一届院士选举结果,共选出 90 名常规成员与 10 名国际成员。这一荣誉被广泛视为健康与医学领域的最高认可之一,旨在表彰在专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并积极服务社会的杰出人士。随着新成员的加入,美国国家医学院的总成员数已突破 2500 人,其中包含超过 200 名国际成员。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维克多・J・邹(Victor J.Dzau)表示:“我非常荣幸地欢迎这些杰出的健康与医学领域领导者及研究者加入美国国家医学院。他们在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引领重大科学发现、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卫生政策以及解决健康公平问题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这将极大增强我们共同应对当下最紧迫健康挑战的实力。”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评审体系与机构核心职能

新成员的选拔由现任院士通过严格的评审流程完成,重点评估候选人在医学科学、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重大贡献。学院章程确保成员的多样性,要求至少四分之一成员来自非健康专业领域,如法律、工程、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以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美国国家医学院前身为 1970 年成立的医学研究所,2015 年正式更名为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M),其核心使命在于应对健康、科学、医学及政策领域的关键问题,并推动多部门协同行动。学院与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密切合作,为美国提供独立、客观的政策分析与建议,同时通过教育、研究与公众倡导,提升社会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与医学等领域的认知。

2025 年新晋院士中的华人学者及其学术突破性成果

在本届新当选的 100 名成员中,共有 5 位华人或中国籍学者入选,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性成果。

陈列平,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内科学及皮肤病学教授,因其在癌症免疫学与免疫治疗方面的基础性贡献而当选。他深入揭示了肿瘤如何逃避免疫监测的机制,并直接参与开创了以 PD-1 通路抗体阻断为核心的癌症治疗方法,为现代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石。

潘多加,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理学杰出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因发现调控组织生长的 Hippo 信号通路而获选。他的研究团队阐明了该通路在器官大小控制、肿瘤发生与组织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揭示了 TSC1 与 TSC2 在雷帕霉素靶蛋白调控中的功能。

丁怡,斯坦福大学遗传学、生物学与化学教授,以其在活细胞分子技术开发方面的领导作用而受誉。她开创的 “邻近标记” 技术,能够在活体样本中以纳米级精度绘制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空间图谱,此外还研发了多项细胞成像与标记工具。

汪立宏,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与电气工程教授,因在 3D 光声断层扫描技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当选。该技术实现了从细胞器到生物体的多尺度高分辨率成像,显著推动了癌症、脑疾病等人类疾病的研究、诊断与术中监测。

赫捷,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因其在癌症研究、公共卫生与临床诊疗方面的变革性贡献而入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从 21 世纪初的 30.9% 提升至 2021 年的 43.7%,为全球四分之一人口带来了癌症预后的显著改善。

2025 年全球新晋院士的专业领域布局与行业贡献

除上述华人学者外,本届新院士中还包括多位在全球健康、基础医学、临床治疗与公共卫生政策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专家。譬如:

Omar Abdel-Wahab 在血液肿瘤的遗传机制与靶向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Barney S. Graham 是 COVID-19 与 RSV 疫苗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Sabrina Paganoni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平台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Naeemah Abrahams 则在南非推动了对女性亲密伴侣暴力的监测与干预。

这些新成员的背景多样、专业覆盖广泛,体现了美国国家医学院在推动全球健康公平、科技创新与政策优化方面的承诺。

结语

美国国家医学院的院士选举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在社会服务与全球健康促进中持续贡献的肯定。新成员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学院在应对复杂健康挑战、推动科学进步与制定有效政策方面的领导力。

随着全球健康议题日益复杂化,这样的跨学科、跨地域合作将愈发重要,而本届院士的卓越成就正为这一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与希望。

内容来源:世界医学组织官方微信服务号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