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并不只是指老年人“专属”的慢性支性管炎,而是“资深”的、有着较长病史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它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般病程持续2年或2年以上,每年连续发病至少3个月,常出现出现咳嗽和咳痰为主的症状,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粘液中的炎症、氧化应激、感染等产生增加和粘液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气道阻塞、呼吸肌无力等引起的气道粘液过多所致。常与接触吸入物质,例如吸烟、粉尘等有关,并且经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同时发生。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
(1) 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伤气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容易引发感染。
(2)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等,可以刺激气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
(3) 感染因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进而引发慢性炎症。
(4)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促进慢支的发病;
(5) 其他因素--如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增大等机体因素和气候因素均与慢支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溶菌酶活性降低,从而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反复感染。
慢支的高危人群——
(1) 中老年人群
(2) 长期大量吸烟人群
(3) 慢性疾病人群
(4) 免疫力低下人群
(5) 经常从事粉尘作业人群。
慢支的好发季节——
主要多发于秋冬季。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疾病之后,秋冬季要避免着凉,做好预防感冒工作,能够避免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反复发作。
老慢支的常见临床症状——
1、疾病特点--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时伴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2、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
3、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慢支的疾病发展过程——
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1、戒烟--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及粉尘颗粒;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冷刺激而引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患者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冬天外出要戴口罩和围巾,还应特别注意双脚的保暖。
3、预防感冒--有效的感冒预防可以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3、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少吃油炸、过甜、辛辣等食物;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多喝温开水,稀释痰液,保持口咽部湿润,防止和抵御病毒和细菌侵;
4.适度运动--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老慢支的患者,平时可以进行专门的腹式呼吸练习。通过呼吸锻炼,增加肺活量,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预防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5、保持空气湿润--日常的生活起居环境应保持整洁及阳光充足,控制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忌养宠物。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老慢支”患者冬季更应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的停药或者更换药物,如遇急性气管炎发作,要及时就医。生活中要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及干预,培养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平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