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对心脏健康的危害知多少?

health-xq 159 0

睡眠问题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人民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睡眠不足,简而言之就是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差,即总睡眠时长减少(量的下降)或短暂觉醒导致睡眠片段化(质的下降),其不足以支持个体维持充分的清醒度及行为。

睡眠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睡眠不足(睡眠剥夺)指无睡眠或比平常总睡眠时间少,通常持续1日或2日。慢性睡眠不足(睡眠限制)则指个体睡眠时间常规少于维持最佳功能状态所需的睡眠时间。

图片1.png

其中基于我国人口数据的关于睡眠与心血管的研究显示:长期每晚4~5 h的睡眠时长相较于每晚7 h左右的睡眠时长有更高的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率和全因病死率。长期的睡眠时长不足及入睡时间晚于24:00更易出现高血压,且以男性明显。


一、睡眠不足对于心脏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对近50万国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失眠会导致10年内发生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尤其是年轻人和非高血压成年人。

对于心脏而言,人在入睡后的心率会比平时低10~30次/分钟,心脏可以趁机休息一下,而睡眠不足其实就是在剥夺心脏的休息时间,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成年人,发生心脏病变的风险更大。

2019年9月10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基于50多万人的研究数据显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心肌梗死的几率会增加20%。

2022年2月7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存在睡眠问题的中年人,包括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患冠心病的风险可能是正常人的三倍。


二、睡眠不足影响心脏的生理机制

1.炎症和氧化应激--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片段化均可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分子和内脂素等炎性因子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转化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式,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睡眠剥夺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紊乱、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进一步可导致心率波动,长期可造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改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心血管健康。

3. 血流动力学改变--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胸内压波动直接影响了心室壁机械应力,促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


三、什么时间睡眠有利于养生?

图片3.png

1. 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胆经最旺--此时属于足少阳胆经,是一天之中阴气最盛之时,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此时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气机顺畅,五脏六腑都受益。所以子时睡眠对一天至关重要。

2. 凌晨1点-3点为丑时,肝经最旺--《黄帝内经》讲“人卧则血归于肝”,而且肝养血、生血的最佳时间是23点到凌晨3点。丑时阳气虽已生发起来,但要有所收敛,养好肝血。因此建议大家把握有效的睡眠时间,最早21点就可入睡,最晚23点钟睡觉。

3. 寅时肺经当令--中医认为,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意思是说,肺经是人体脏腑经脉气血流注的起始经脉。肺主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当肝脏在丑时把血液贮藏并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朝百脉”“肺主气”的作用送往全身。因此,寅时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健康的人在寅时应该处于深睡状态。


四、如何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

《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清代医家李渔也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健骨强筋。”因此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可以使心脏健康长期受益,而且高质量的睡眠还可以激发人体的生命潜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那如何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呢?

1.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在22:30前入睡,6:00起床,帮助调整身体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2.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避光、舒适,使用舒适的家居用品,保持房间的温湿度适宜。

3. 重新建立卧室和睡眠的关系--尽量避免在不睡觉的时候卧床、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学习等干扰睡眠的活动。

4.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在睡前吃重油、重盐、辛辣或高脂肪的食物。避免过饥或过饱,避免过度饮酒,避免睡前摄入咖啡或浓茶。

5. 规律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消耗身体的能量,增加疲劳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注意不要在睡前4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可做些舒缓的运动,如瑜伽。

6. 避免情绪激动--睡觉前,应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兴奋或过于悲伤,让自己以平缓安静的状态入睡,这样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睡眠对我们而言如此重要,如若你现在正遭受失眠的困扰,应该以平和、理性的态度看待它,可以尝试以上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如不缓解,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过于轻信一些网红产品。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