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薏苡仁:从古籍记载到现代餐桌的养生瑰宝

health-xq 131 0

薏苡仁在中医药中承载着千年的养生智慧,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将薏苡仁列为上品,记载有“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还提及久服可令人“轻身益气”,足见古人对其药用价值的重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进一步阐述:“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这段话清晰地概括了薏苡仁对脾胃、筋骨以及祛湿等多方面的功效,为后世医者运用薏苡仁治病养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millet-milk-glass-ready-serve.jpg

来源:freepik

薏苡仁的归经之道

Ø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这三条经络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Ø  脾经主运化,统摄血液,为后天之本,人体摄入的食物与水液皆需靠脾的运化功能,化为精微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若脾失运化,则易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诸多问题;

Ø  经负责受纳、腐熟食物,是人体消化的前沿阵地,为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Ø  肺经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既掌管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又调节着体内水液的代谢与分布。


薏苡仁主治病症全知晓

(1) 利水渗湿--对于那些因水湿内停,下肢浮肿,走路是觉得酸沉无力。薏苡仁能利水消肿,让潴留的水湿从小便而去,是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的良药。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同用。

(2) 脾虚泄泻--该药可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茯苓、人参、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

(3) 湿痹拘挛--对于长期在潮湿环境劳作,或因体质虚寒受湿邪侵袭,导致关节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的人群,薏苡仁能渗湿除痹,舒筋脉,缓拘挛。可用单药煮粥服,治风湿久痹。

(4) 肺痈、肠痈--本品可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常与苇茎、冬瓜、桃仁等同用治肺痈咳吐浓痰。配伍附子、败酱草、丹皮等可治肠痈。


薏苡仁的忌用人群

(1) 孕妇--因薏苡仁偏寒凉,且其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轻者可能出现胎动不安,重者则有流产风险,危及胎儿与母体健康。

(2) 脾虚无湿之人--脾胃阳气不足的人群,其运化之力欠佳且无湿邪困扰,而薏苡仁的利湿之性反而会进一步导致脾胃阳气损伤,加重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症状。

(3) 大便燥结者--薏苡仁利水渗湿功效显著,也易伤津液,对于本就肠道干燥、大便干结难下之人,食用薏苡仁后会使津液愈发亏耗,加重便秘症状。


经典方剂解读

(1) 苇茎汤--源自《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肺痈的良方。方剂由苇茎、薏苡仁、瓜瓣、桃仁组成,专为热毒壅肺、痰瘀互结之肺痈而设。

(2)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之泄泻。方中有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多味药材。当人体脾虚,运化水湿失常,水谷不化,大便溏稀,四肢乏力,面色萎黄时,人参、白术、茯苓等补脾益气,薏苡仁则发挥其健脾利湿专长,助脾胃恢复运化,与诸药联用,即助除湿之力,又能畅达气机。


薏苡仁的现代研究成果

薏苡仁含有丰富的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薏苡素、多糖、氨基酸以及维生素 B 族等成分。其中,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等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含有的多糖成分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能起到缓解疼痛、肿胀,改善病情的作用。

此外,薏苡仁还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其内含的多糖与醇提物可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脂肪代谢,为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提供了一种天然、温和的辅助调理途径。


millet-coconut-milk-dessert-glass-bowl.jpg

来源:freepik

薏苡仁食疗膳方推荐

薏仁粥

原料: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薏苡仁洗净,浸泡3-4小时,待其微微发软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下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之效。

薏仁茶

原料:炒薏苡仁 10 克、鲜荷叶 5 克、山楂 5 克

做法:将这些材料洗净后放入茶壶,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仁茶能清热解渴、利水消肿,还兼具一定的降脂功效,非常适宜夏季暑湿当道时饮用。

薏仁排骨汤

原料:选用排骨300克、薏苡仁50克,葱姜少许;

做法:排骨洗净后冷水下锅,焯水去腥,捞出沥干;薏苡仁淘净泡发1小时左右。将排骨与薏苡仁一同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

功效:既能健脾补肺,又有美白祛湿之功,对于忙碌疲惫、肺脾气虚,面色不佳、湿气缠身的上班族来说尤为适宜。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