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就可以适当放松血压的控制标准吗?

health-xq 84 3

很多年纪大的高血压患者会有这样的困惑:血压到底降到多少才达标?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理想血压120/80mmHg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是否还需要在血压超过140/90 mmHg就立即控制血压了呢?遇到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分情况了,而非一概而论。

1.单纯高血压且无其他合并症

(1) 对于年龄在65~79岁的老年患者,血压超过150/90 mmHg需要降压治疗,目标血压控制标准14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 /90 mmHg;

(2) 对于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高压)超过160 mmHg则需要降压治疗,目标血压控制标准是降到150/90 mmHg以下。

2.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急性脑血管发作时,此时监测血压会发现其升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 病情趋于稳定的脑血管病者,血压应该控制住140/90 mmHg以下水平;

(2)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血压可以适当放宽至160/90 mmHg以下

(3) 低血流动力学因素导致的脑卒中或TIA,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4)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推荐血压达到<140/90 mmHg。

3.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对于合并冠心病患者来说,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如果身体可以接受,尽可能的将其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减轻心脏的负担

4.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

降压治疗的靶目标在白蛋白尿<30 mg/d 时为<140/90 mmHg;在白蛋白尿 30~300 mg/d 或更高时为<130 /80 mmHg,可以有效预防肾功能衰竭,减缓肾病的发展速度。

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以下。

当血压处于130~139/80~89 mmHg的临界时,可先通过运动锻炼、体重控制、戒烟戒酒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调整;如果3个月后血压仍不能达标,则需要药物治疗了。

对于血压监测指标在140/90 mmHg以上的患者,则应立即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6.合并外周动脉疾病

下肢 PAD 伴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 /90 mmHg。降压达标不仅可降低此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也能减缓病变的进程,降低患者的截肢率。

附表:

1:根据诊室血压定义的高血压分级

分类

   ( m m H g )

   ( m m H g )

正常血压

<120

< 8 0

正常高值

120~139

/或80~89

高血压

≥140

/或≥90

1级高血压

140~159

/或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

/或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或≥11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应进一步划分为1级、2级、3级。

2:(诊室)血压升高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或疾病史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慢性肾脏病3期或糖尿病

-高危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慢性肾脏病≥4期,有并发症的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女)、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现在或过去)、收缩压水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家族或父母有早发高血压史、个人恶性高血压病史、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心率(静息心率>80次/min)、 低出生体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妊娠不良结局(反复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社会心理和社会经济因素、暴露于空气污染或噪声的环境;

其他临床状况或合并症包括:真性难治性高血压、睡眠障碍(包括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痛风、慢性炎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感染(包括长新冠综合征)、偏头痛、抑郁、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老年脉压≥60 mmHg、颈动脉斑块形成、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8 m/s  或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0m/s、踝臂血压指数≤0.9、慢性肾脏病3期 (eGFR30~59 mL/min/1.73 m²)、晚期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乳头状水肿);

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脏病包括: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心力衰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大量蛋白尿(>300mg/24h)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晨尿更具价值)>300 mg/g,  慢性肾脏病4期和5期。

3:不同合并症血压控制目标值

高血压合并症

推荐目标值

冠心病

如能耐受,血压可降至<130/80 mmHg,但舒张压不应低于60 mmHg

心力衰竭

<130/80 mmHg

心房颤动

<130/80 mmHg

糖尿病

<130/80 mmHg

肾脏病

<140/90 mmHg,有白蛋白<130/80 mmHg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

急性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根据患者情况降压;

稳定期:<130/80 mmHg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