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演化历程
此次新冠肺炎突然爆发,互联网医疗走到了疫情防控的前线。国家卫健委4天内两次发文, 各地也纷纷出台多个互联网医疗政策,鼓励开展互联网诊疗进行疫情防控。其中,广东、 山东、江苏等地集中发布互联网医院名单,湖北、上海、浙江等地开通官方互联网诊疗平 台,天津甚至 11 分钟火速审批互联网诊疗项目。
想要对一个产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回顾其演化历程就非常重要。我国互联网医疗作为 一个新生事物,迄今为止也走过了十五年的时间。受政策、医疗体制等的影响,我国互联 网医疗发展相对缓慢。而新冠肺炎的爆发有望促使互联网医疗行业突破瓶颈,在 2020 年 迎来发展元年。
互联网医疗政策演化:政策持续加码
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服务。
我们梳理了我国自 2005 年以来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可以看到,2018 年以来,国家互 联网医疗领域政策密集出台,各省市也在加快推进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建设。
政策演化路径分析:审慎走向开放
梳理其中比较关键的政策,可以发现,2018 年以前,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态度由谨慎逐 步开放,主要以推动建设远程诊疗、医联体、分级诊疗为主,逐步放开第三方机构参与互 联网医疗服务;2018 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国家相继发布了互联网医 疗的纲领性文件及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三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互联网 医疗收费问题。2020年2月15日,浙江医保局率先在邵逸夫医院开展医保在线支付试点, 标志着互联网医疗的支付瓶颈获得重大突破。
2018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此为互 联网医疗的纲领性政策;
5)2018 年 7 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三个配套文件:《互联网医院 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意味着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终获官方认可。三份文件首先对互联网诊疗范围进行了原 则性界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针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 疗的执业边界、设置标准及关键点如下:
2019 年 8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 导意见》,首次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按计划国家医保局将于 2019 年 9 月发布互联网医疗收费细则。随着国家层面对于互联网在线诊疗的进一步规范化,各省层 面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2020 年 2 月 15 日,浙江省医保局率先在邵逸夫医院进行医保在线支付试点,医保在线支 付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根据邵逸夫医院微信公众号披露,目前医保在线支付试点仅限 省级参保人员,针对慢病复诊患者实现药品配送到家和医保的自动结算。目前入口包括微 信公众号和支付宝生活号“浙大邵逸夫医院”以及微信公众号“邵医健康”。
医保在线支付一直是制约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难点所在,此前在深圳等地都有一些医保在线 支付的试点,但其均是基于居民医保个人账户的支付,无法打通居民医保统筹账户支付,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保在线支付。此次邵逸夫医院医保在线支付试点就是要真正实现 医保统筹账户在线支付。
医保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的区别:1)医疗保险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其中个人账户 中的本金及利息归参保人所有,统筹账户中的资金归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所有。2)通常个 人缴纳的全部金额以及单位缴纳的少部分金额可以划入个人账户;统筹账户中的金额均为 单位缴纳,居民去门诊看病或是住院的时候,需要报销的部分均出自统筹账户。在北京,个人账户中的钱均打到北京银行的医保存折中,即使不看病也可以随时取出来, 但是其它大部分地区无法取出,只能用于看病或是买药。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解析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是实体医院的线上模式。根据卫健委 2018 年 7 月印发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 法(试行)》,互联网医院必须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线下支撑,互联网医院所能开展的科室 设置和诊疗科目不得超出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科目范围。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慢性病 和常见病复诊,可以开具电子处方,但不能提供首诊。
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流程包含线上分诊、线上问诊、线上处方、线上支付、线上配药和康复 管理。相比线下就医,互联网医院省去了排队挂号、排队候诊、排队缴费、排队拿药等环 节,大大提升了患病体验。对于需要进行检验和手术等线下医疗服务的患者,互联网医院 可以在线上提供预约。
互联网医院的意义在于方便患者、分散流量、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公平分配。对于政府来说, 通过互联网远程会诊对基层医院的重症患者进行诊疗,起到了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促 进医疗公平的作用。对于医院来说,通过互联网手段将慢病和轻症患者的需求高效解决, 降低了线下实体医院的诊疗流量压力。对于患者来说,互联网诊疗方式大大节约了时间, 就医体验得以提升。
持牌医院的商业模式:诊疗费+服务费
对于持牌医院来说,互联网医院的运营收入来自其提供远程诊疗服务的挂号费和诊疗费。2019 年 8 月 30 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 策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定价的监管做出规范。对于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互 联网+”医疗服务,规定由当地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对项目收费标准的上限给予指导。
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文件(苏价医〔2018〕154 号),互联网医院门诊费价 格在 10-50 元/次区间,远程会诊价格在 200-600 元/次区间,远程诊断项目价格在 50-300 元/次区间。具体价格受医院级别和服务类型的影响而变化。
医疗 IT 厂商的商业模式:技术输出+平台分润
医疗 IT 厂商在互联网医院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技术提供方。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模式 主要分为三种:自建模式、共建模式和平台模式。
在三种模式之下,医疗 IT 厂商的收入来源各有不同。
建设及维护费:在自建模式和平台模式下,主导建设的医院或政府卫健部门是医疗 IT 厂 商的直接客户。医疗 IT 厂商承担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收取互联网医院 IT 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
运营收入分润:在共建模式下,医疗 IT 厂商同样提供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技术支持,但不 同的是,医院客户不再以一次性的方式支付平台建设费,而是允许医疗 IT 厂商参与后续 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再将运营收入的毛利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以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为例,该医院与卫宁健康采用共建模式。2015 年 4 月,卫 宁健康子公司纳里健康建设的邵医健康云平台上线,云平台涵盖医医协同平台、居民健康 服务平台、影像诊断云三大类应用。通过整合与邵逸夫医院相关的各级各类医疗服务资源, 开展预约转诊、双向转诊、移动会诊,远程联合门诊、远程查房、远程培训教学、远程影 像阅片诊断等协作业务。
新冠疫情期间,各地互联网医院纷纷采用平台模式快速上线。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因 此,线下大型中心医院成为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原本需要去医院就诊的其他病症患者, 如果病情轻微,选择互联网在线咨询,互联网医药配送等方式替代医院问诊,能够大大降 低感染风险,也有助于缓解医院接诊压力。平台模式下医院只需要接入即可实现快速部署, 实现轻问诊和咨询的功能。卫健委下发通知大力推广互联网医院,我们认为在此次疫情大 大促进了互联网医院的需求,疫情后期互联网医院普及率有望大幅提升。
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
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与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与互联网医院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满足消费医疗需求,而后者 则是严肃医疗的延伸。
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商业模式
平安好医生是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的典型代表,其业务也代表了同类企业典型的商业模式。平安好医生的业务主要分为四类: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 动。
家庭医生服务是平安好医生早期业务开展的核心抓手。远程轻问诊需求是患者下载互联网 在线问诊平台的核心驱动力,这一业务相当于是流量的入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9 年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是健康商城业务。健康商城和消费型医疗业务合计占到 2019 年平安好医生收入的 70%以上。
起步于问诊,繁荣于电商。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的盈利模式与互联网医院有很大不同。受 限于政策约束,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只能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而不能进行诊疗服务,不能 开具处方。这也就造成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更多通过将流量引流至电商业务来实现创收。
互联网+药品
互联网+药品取消准入审批。国家药食监局从 2006 年实行医药电商准入制。因此,早期市场,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需 要申请不同级别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进行药品交易。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 证书分为 ABC 三类:
A 证由国家局批复,定位为交易服务平台。只能作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 机构之间的平台服务商,不得向个人提供药品销售服务。
B 证由地方局批复,属于自有生产或经营企业向其它企业的批发交易证书。
C 证同样由地方局批复,只能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自营非处方药品。
互联网+药品的商业模式:O2O、B2B、B2C、处方流转
2017 年 1 月和 9 月,国务院分别取消了 B/C 证和 A 证的审批,由事中事后监管替代事前 准入制。此后,互联网+药品的商业模式主要演变为四种:O2O、B2B、B2C、处方流转。
O2O 模式:O2O 模式早期渠道建设投入大,成功的关键在于渠道复用。因此,阿里健康、 京东健康到家等电商巨头和美团、饿了么等拥有成熟外卖配送渠道的独角兽在 O2O 模式 中占得先机。
B2B 模式:B2B 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压缩渠道成本。B2B 企业利用两票制等医药政策落 地契机,借助供应链金融服务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如实现从医药厂商到流通企业的无缝对 接。代表企业如京东医药药京采、药品终端网、药师帮、医药在线等。
B2C+医疗服务模式:B2C 模式下医药电商向患者售药的同时可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提醒、 资源共享等服务。典型代表为 1 药网。
处方流转模式:以妙手医生为代表,经营新特药创新药为主,还可以提供医患咨询服务与 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对于医疗 IT 企业来说,主要 IT 需求来自处方外流模式。在处方外流的过程中,医疗 IT 厂 商可提供处方外流服务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药品采购管理系统等产品,从而向药企、 医院和供应链收取 IT 建设和维护费用。
互联网+医药市场空间 2021 年有望达到 230 亿元
根据 Wind 数据,2018 年我国非处方药总销售规模达到 1751 亿元,其中线上销售比例仅 占到 5.1%。线上处方药销售增长迅速,2015-2018 年线上处方药销售增速在 40%以上, 线下处方药收入增速低于 10%。
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和互联网+医药商业模式的成熟,网售处方药比例有望进 一步提升。2014-2018 年我国整体处方药销售市场规模复合增速 9.6%。假设维持此增速, 到 2021 年网售处方药占比提升到 10%,则互联网医药市场规模在 2021 年有望达到 231 亿元。
互联网+医疗保险
总体来说,互联网+医疗保险的商业模式发展现在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商业模式的发展 取决于地方政策的开放程度。宁夏银川对于互联网医疗给予优厚的政策环境,是我国目前 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院产业聚集地,也是互联网医保支付的试验田。
宁夏银川最早开通了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根据新华网,早在 2017 年 3 月,银川就开通 了互联网医院诊疗费用与医保个人账户的对接。根据银川市最新出台的《互联网医院医疗 保险个人账户及门诊统筹管理办法(试行)》,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员在互联网医院线上 挂号、诊疗产生的医疗费用,可用本人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
2019 年 10 月,银川又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将门诊大病的互联网医院就诊纳入报销范围。根据《银川市医疗保险门诊大病互联网医院管理服务办法(试行)》,2019 年 10 月起,银川 市符合门诊大病待遇资格的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一家互联网医院作为门诊大病线上医院 签约就诊,实现在线问诊、支付结算和送药上门,并可报销门诊大病医疗费用。银川市已 将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后遗症、恶性肿瘤等 30 个病种列入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范围。
医疗 IT 厂商在互联网保险领域主要的商业模式是提供 IT 系统建设和后续数据调取收费。 以卫宁健康“云险”业务主体卫宁科技为例,卫宁科技向商保客户主要提供商保智能风控 产品,向医疗机构客户主要提供预警提醒与运营分析产品,此外,卫宁科技参与国家医保 局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承接基金运行与审计监管、多元支付方式管理监督和医保智能监 控等系统的开发。
IT 系统建设:对于医院客户和政府客户,医疗 IT 厂商议价权较弱,大多直接通过销售产 品和服务创收。
数据调取收费:对于商保客户,医疗 IT 厂商掌握病人医疗数据库,商保厂商若想根据临 床数据来进行风控和核保,需要每次向医疗 IT 厂商支付数据调取费。目前的收费水平大 约为门诊 5-10 元/人,住院数据 10-20 元/人。
互联网+健康服务
互联网+家庭医生。2018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互 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鼓励开展 网上签约服务。
按照政策规划,我国力争到 2020 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覆盖,依据《“十三五”全 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全国总人口预计 14.2 亿左右,按照 120 元/人/年 的补贴标准,2020 年整个家庭医生基础服务消费潜在市场规模在 1700 亿元。
互联网+家庭医生对于医疗 IT 的主要需求在于医生工作站。智慧家庭医生工作室(智慧全 科诊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全科医生 提供日常诊疗的服务场所。工作站需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实现常见病、多发病、慢 性病的一般诊疗、预约诊疗、双向转诊以及远程医疗和会诊、健康评估、管理方案制定、 随访等履约服务。我们预计一个区(县)智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建设成本在 200-800 万元, 我国目前县级区划数量为 2851 个,整个配套设备的市场规模在 60-230 亿元。
我们的观点
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无论从诊疗、药品、保险还是健康管理入手,核心都是实现 医疗资源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是将医疗资源从大型中心医院转移到互联网和其他诊疗 结构,以解决医疗资源的结构性不足。这种去中心化又分为两种情况:
1)物理场所的去中心化,催生了分级诊疗、远程诊疗、家庭医生等商业模式的出现;
2)服务资源的去中心化,催生了线上问诊、互联网医药等商业模式。
从盈利的角度,互联网+医药是目前走在最前面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医院建设要走向规模 性盈利,需找到供需两方的平衡,即做好诊疗服务体验,诊疗服务定价和供给端和医生利 益分配的问题。而目前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多收到政策限价,造成医院向线上迁移诉求 不强,而互联网在线问诊平台现阶段仍处于早期追求获客阶段,往往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从药品入手创收。
我们发现,在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演进的过程中,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已经明确的 政策来看,医药电商的准入松绑、互联网医院收费标准的规范、互联网医院对接医保支付 的放开、处方外流等政策,均催生出互联网医疗业态的进步。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仍 受到一些制约,如医生多点执业、医保脱卡支付、医疗数据应用、网售处方药、电子处方 等应用的落地仍存在不明确,或仅在试点区域有落地。
我们已经看到,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杭州、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点互联网医疗对接医保 支付。我们认为疫情客观上对互联网医疗政策的加速成熟起到了催化作用,未来互联网医 疗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有望催生更丰富的商业模式出现。
互联网医疗竞争格局
互联网医院代表厂商
广义的互联网医疗包含了诊疗、处方流转、医药、医保各个环节,参与方包括医院、医药 企业、医保局、互联网平台等。而狭义的互联网医疗则主要包括问诊引流、远程诊疗等环 节。通常采取互联网平台与医院合作建立互联网医院,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服务内容不 断拓展,由核心服务(在线门诊、远程诊断等)向“互联网+健康”(慢病管理等)等延伸 服务拓展。
互联网+医疗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信息层面。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基本信息的传递与整合,这一层面内的服务主要涉及 非核心医疗信息的传递,服务包括提供健康资讯、导诊引流、预约挂号、疾病咨询。
2、诊疗层面。这一层面涉及较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包括远程诊疗、在线门诊。
3、延伸服务。这一层面涉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体检、护理等领域。
企业主导类——微医
企业主导型的代表为微医互联网医院,2015 年 12 月 7 日,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开启“互 联网+医疗健康”探索。
企业主导型互联网医院与传统医院相比,具备在线处方、在线复诊、远程会诊等新模式。与其他互联网医院相比,特点则是由企业方主导建设。以微医互联网医院为例,是由移动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微医主导,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院、医生、药企、 险企等产业链主体实现云化与智能化。该互联网医院以微医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核心,与微 医分级诊疗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微医处方共享平台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多平台 集成服务模式。
微医的互联网医院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互联网医院平台、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平台、 微医分级诊疗平台,其共同点是通过互联网赋能实现医疗资源的配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微医互联网医院平台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咨询问诊、远程会诊,并且能够提供影像、病理、 心电等检查检验服务。该模式往往通过与三甲医院合作进行,由三甲医院医生和基层医疗 力量合作。截至 2018 年底,微医互联网医院通过与当地三甲医院合建的方式,已在宁夏、 四川、甘肃、陕西、山东、黑龙江、海南 19 个省市落地,其服务范围已经涵盖 30 多个 省市。
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则是由家庭医生提供咨询、慢病管理、诊后随访服务,此外 通过互联网平台,家庭医生能够实时监督患者,为患者提供精准预约,转诊,提供绿色通 道等服务。
微医分级诊疗平台则提供了微医互联网医院与三甲医院合作,打造微医互联网医联体, 为 基层医疗机构赋能的平台,有助于将专家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给基层医生。同样提供了远程 医疗的方式,实现患者的分级诊疗。截止 2018 年底,共有 43 家微医互联网医院落地运 营,累计服务患者人次数超过 7 亿人次,日均问诊量超过 6 万人次。微医集团链接的 2700 多家实体医院, 7500 多个专家团队, 26 万多名注册医生都可为互联网医院提供 强大的医疗资源支撑。
互联网型——阿里、平安
1、阿里健康业务布局
在“互联网+医疗”方面,阿里健康主要提供消费医疗项目及创新业务中的智慧医疗业务, 具体来看:
互联网医疗业务
健康咨询:组织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为来自淘宝、天猫、支付宝等 终端的用户提供多方面、多层次、专业便捷的健康咨询服务和指导。截至 2019 年 9 月, 阿里健康签约执业医师、药师和营养师合计超过 27000 人,通过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签约 医疗机构 11000 家,月活跃用户数超 1700 万,接通超过 300 家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
网络医院:阿里健康 2015 年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合作,成立阿里健康网络医院。2018 年 4 月,在西安成立首家互联网医院“阿里健康西安高新互联网医院”。
智慧医疗业务
在智慧医疗业务方面,阿里健康探索开拓互联网医学联盟、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远程 影像平台、生理信号辅助诊断引擎、区块链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领域 2018 年 9 月,承建 浙江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平台,截至 2019 年 9 月,累计发放 2600 万张电子健康卡;此外, 积极推动 AI 等新兴技术的运用。2019 年 8 月,健康余杭智慧云平台发布;研发的脑电癫 痫AI引擎已在多家医院落地试点应用;积极推动脑健康筛查AI引擎、口腔数字化AI应用、 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落地应用。
2、平安好医生业务布局
平安好医生目前已经形成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等重点 业务板块,发展势头良好。截至 2019 年 6 月,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网络覆盖 400 家中医 诊所、超 1600 家体检中心、超 1700 家牙科诊所、超 150 家医美机构、使用云诊所系统 的诊所超 47000 家。公司通过云战略中的医院云、诊所云、村医云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
医院信息化企业型——卫宁健康、创业慧康
医院信息化企业的优势在于在医院 HIS 系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业务基础,与医院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医院信息化是互联网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与传统的医院 信息化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1、卫宁健康业务布局
卫宁健康深耕医院信息化领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布局主要是依托于公司传统医院信息 化业务优势,进行云医布局。公司目前的云医服务主要为卫宁云医院、“纳里健康”云医 院平台。其中纳里健康由卫宁健康持股 7.43%,卫宁持有卫宁互联网 70%股权,卫宁互 联网科技持有纳里健康 61.94%的股权。
卫宁云医院推动院际协同
云医院方面,主打线上线下一体化。主要目的在于推动院际协同,包含分级诊疗、医生多 点执业、检验检查协同,支撑多方联动的药品服务、保险服务、主动化健康管理和养老服 务等。卫宁云医院主要在机构互联机制、数据中心、网络建设、应用系统、运营体系等方 面展开了建设。2018 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上,据董事长周炜,卫宁“云医”在 2019 年 1 月初在浙江率先落地了国内首个“服务+监管”一体化的省级平台。
纳里健康承担互联网医院建设
卫宁旗下的“纳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帮助医院构建自己的云平台,提供的是专属的医疗联 合体该平台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以实体医院为支撑的移动智慧云医疗平台,以自由联盟、 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同时对接第三方的物流配送、金融支付和 医疗保险。
在产品线方面,公司的云医业务形成了包括就医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 远程医疗协同、家庭医生服务、人工智能、第三方协作等,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诊前、诊 中、诊后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同时促进医疗机构的协作。
2、创业慧康业务布局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拥有八大系列 280 多个自主研发产品,基 本涵盖整个医疗结构的所有业务系统。公共卫生项目遍及全国 340 多个区县,为 30 万基 层医生提供工作平台,积累超过 2.5 亿份居民健康档案。
公司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具有代表性项目——中山项目。该项目是公司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探 索,根据年报数据,截至 2018 年底,中山信息平台共采集医疗数据 4.7 亿条,实现预约 挂号 181 万次,互联网事业群累计实现支付交易次数 1,500 万笔,获得支付返佣约 400 万元。“健康中山”按时完成了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实现了中山全市医疗 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
2018 年公司将医院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合并为医卫信息化事业群,新设医卫互联网事 业群和医卫物联网事业群,形成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互联网事业群主要承担互联网医院 建设和区域卫生云平台运营,物联网事业群主要承担物联网医院集成和运营管理。
从产品线布局看,智慧医院主要分为三块内容。与传统业务结合较为紧密的包括院内智慧 一体、创新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其中,院内智慧一体主要为医院建设信息化产品,通 过此类产品实现信息联网,具体包括:全院资源一体化、门急诊一体化临床管理、住院一 体化临床管理、全院医技一体化、移动智能医护、全院共享互联互通、智慧临床管理决策、 智慧综合管理决策、智慧数据展示等。而创新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是通过运用大数 据等先进技术辅助医疗及诊断。包括大数据商业智能分析平台、医学影像大数据智能分析 平台、健康风险评估平台。
与互联网医疗关系较为直接的业务为院外全程互联。互联网+便民就医、互联网+医院云平 台、互联网+多学科远程医疗。
1、便民就医产品: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区统一的医疗数据中心和医疗信息服务云平 台。一方面打造创新服务闭环,形成了包括互联网服务、自助服务、便捷就医、健康管理 等服务在内的服务闭环。另一方面利于增值服务延伸,能够将医疗向健康领域延伸,开展 如网约护理、处方流转、康复养老等运营服务。
2、医院云平台:医院云平台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医途径,通过云平台提供便捷就医、 健康咨询、在线诊疗、复诊配方、慢病配药等一系列全新就医服务;另一方面为医疗机构 协同赋能,提供云端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服务,推进医联体的建设。
3、多学科远程医疗:创业在多学科远程医疗平台方面产品为“创业 GDPcloud 多学科远 程医疗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各类大型医联体,形成多学科诊教研协作体,目的是通过 远程协作的技术,在线上实现多学科、多机构、多专家的 MDT 全程协同诊疗。
互联网医药代表厂商
在互联网医药方面,京东,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平台及卫宁、创业等医疗信息化公司,目 前互联网医药广泛涉及了 B2B、O2O、B2C 多种模式。最初,互联网医药交易服务受到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限制。而 2017 年国务院分别于 1 月、9 月取消了互 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 B 类 C 类、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 A 类的审批,互联网医药逐步放 开。2018 年以来,互联网医药也因此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京东:布局全面的医药电商
京东于 2014 年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A 类证书。在医药方面目前已经推 出 O2O 业务、B2C 业务、B2B 业务。
O2O 业务方面。京东的医药 O2O 主要通过京东到家 APP 提供,该服务于 2015 年 8 月初 上线。在交易模式上,是吸引线下药店入驻,在线上进行药品信息展示,由线下消费者附 近的药店提供货物。盈利方式包括销售扣点、平台服务费等。自 2015 年推出以来,京东 健康到家在合作药店数量及与头部连锁药店的合作方面进展顺利,在药品销售额方面也呈 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B2C 业务方面,2016 年 6 月,推出“京东大药房”业务,为消费者提供自营非处方药(OTC) 及健康保健产品。此外,京东还通过京东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 B2C 相关的服务。2019 年 10 月,据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金恩林在 2019 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京东 大药房的收入已超过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和益丰大药房四大零售连锁。根据公司披露 数据,四大药房 2018 年总收入合计达到 344 亿元,2019 年上半年合计总收入达到 209 亿元。
B2B 业务方面,京东依托线下物流网络的优势,积极对接医药商家资源。2015 年以来, 京东通过推进与 B 端的合作,不断探索全新的分销模式。2015 年 5 月,京东与上海医药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互联网医药市场。并于 2016 年 6 月,正式整合推出“京东 医药 B2B 分销平台”,该平台对接了上游药企、药批,及下游零售药店、诊所、民营医院。涉及产品包括化学制剂药、呼吸及消化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妇产科用药、中成药等 品类。
目前京东 2B 端的主要产品则是于 2017 年 2 月上线的药京采,旨在成为药房全品类一站 式采购平台,药京采目前主要客户群体为零售药店、诊所等。药京采自成立以来增长势头 良好。覆盖城市、连接客户、采购金额方面,药京采都呈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此外,药 京采还将服务延伸至营销、管理环节,实现价值链条的延伸。通过工业动销系统、POP 非药业务、英克云等服务完善服务布局。
工业动销系统。据京东医药,该系统于 2020 年 1 月全面上线,包含“企业工作台”、“药 店工作台”、“终端实时监控系统”、“企业费控管理”等多模块营销工具。
英克云。药京采官网提供了英克云的入口,英克云是由英克康健提供的医药行业云解决方 案,能够与各类电商平台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多终端销售,并提供统一管理,云报表 等功能。
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快速发展
阿里健康与医药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医药电商自营、医药电商平台、追溯业务。
追溯业务 :主要指“码上放心”追溯平台,提供药品追溯和召回、渠道管理、患者教育、 冷链追溯、医保控费等提供基础工具和增值服务。入驻平台药企数量在中国药品在产生产 企业总数中占比超 90%,疫苗生产企业达 100%;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平台已累计 覆盖超 1000 个天猫国际商家。
医药电商自营:主要为客户提供 OTC 药品、保健滋补品、医疗器械、隐形眼镜和美妆个 护等众多健康相关品类的商品。2016 年 9 月,启动自营 B2C 药房(阿里健康大药房、 阿里健康旗舰店等),此外还包括 B2B 集采分销业务。阿里健康医药类服务主要入口为天 猫医药,在天猫医药平台下包含阿里健康大药房、阿里健康旗舰店。其中阿里健康大药房 包括海外自营馆、妇科、保健、医疗器械、母婴、成人计生几大板块,阿里健康旗舰店则 提供医美、口腔、体检、疫苗、基因检测等消费类医疗服务。
医药电商平台:2016 年 4 月,阿里健康与天猫签署天猫医药馆的代运营服务协议,获得 天猫医药业务的独家运营权,此部分服务主要内容为向天猫平台医药相关类目提供招商、 客服、技术等增值服务并收取服务费。近年来阿里健康不断收购整合天猫医药类资源,一 方面为收购的类目商家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天猫医药平台尚未收购的其他类目提供外包 服务。2017 年 5 月,阿里健康收购天猫“蓝帽子”在线保健食品业务;2018 年 8 月,阿 里健康集团从阿里巴巴集团收购保健食品及医疗器械等类目电商平台业务;2020 年 2 月 9 日,阿里健康 80 亿收购天猫医药相关业务。
电商业务发展迅速。据公司公告,2019 年 3 月至 9 月,天猫医药平台商品交易总额超过 人民币 370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 1.6 亿。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线上自营店年度 活跃消费者超过3700万,线下建成5个仓库中心配送全国,20座核心城市可实现次日达。
平安好医生:药店云+送药
平安好医生在互联网医药方面的主要产品为药店云,主要模式为将在线问诊服务铺设进线 下零售药店,通过互联网医疗为传统药店赋能。在业务方面,包括了类似 O2O 模式的闪 电送药服务及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的“药店云”服务。具体来看:
闪电送药服务:主打“1 小时送达”,与叮当快药、益丰大药房、海王星辰、好药师、老百 姓大药房、一心堂等全国知名连锁大药房进行合作。
药店云:药店云产品旨在将在线问诊与线下零售药店售药结合,消费者有三种途径可以购 买药品。对于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平安好医生的线上平台自主购买非处方药品;对于处方药,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问诊服务咨询专业医生,由其开具电子处方后,直接下 单购买处方类药品。在平安好医生的合作药店中,也有二维码供患者扫描并进入在线问诊 服务。
据公司公告,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接入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1 小时送药等医疗健康 服务的新零售药店超 3.2 万家。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平安好医生签约药店数量 9.4 万家,覆盖 32 个省份,375 个城市。
卫宁健康:云药业务打造“药联体”
公司自 2015 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创新业务,践行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创新服务平台的 “4+1”战略。其中与互联网相医药关的“云药”业务主要面向药品资源,由公司旗下的 钥世圈云健康公司提供,钥世圈云健康成立于 2015 年 7 月,公司持股 31.97%,国药健 康持股 19.65%。
“云药”业务模式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产品为“钥匙卡”平台,将保险与全国药 房联通,第二阶段则向药联体升级,主要依靠建立“处方共享平台+药联体”平台,实现 处方在医疗机构和社会药房的互联互通。具体来看:
钥匙卡。对接上游保险机构及下游药店、医疗终端。实现自动化健康理赔。
药联体。药联体是集“处方流转、药险联动、B2B 赋能、健康服务”于一体的业务,将钥 世圈云药平台与卫宁医疗健康业务结合。截至 2018 年末,“药联体”合作成员逾 7 万家, 用户分布于全国 30 个省市区;合作保险公司达 50 余家。药联体合作成员数量在近年来也 迅速增长,2016、2017 年底,合作药房分别为 4 万多家,6 万多家。
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处方共享平台。2018 年 7 月,钥世圈推出处方共享平台,旨在与 HIS 系统打通,实现处方共享。通过这一平台,医生在 HIS 系统上开外延处方至平台,平台实 时对接药店库存系统。患者通过平台推送短信向药店提供处方取药码,患者通过该方式购 药。该平台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处方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在实现处方互通的 同时,该平台还积极推动聚合支付、商保支付,会员管理,零售药房在线集采等服务。
创业慧康:探索处方外流
创业的医药类产品主要为处方共享云平台,是通过接入医院 HIS 把符合院外支付购药的门 诊处方,通过平台推送至院外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社会零售药店,由患者在线支付并自主选 择药店自取或配送上门的智能药品配送平台。
互联网保险代表厂商
在互联网+保险方面,医保支付、商保支付中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本节我们对平安好 医生、卫宁、创业、久远银海的产品进行梳理发现,对互联网厂商如平安好医生,保险往 往与其本身的医疗、医药等业务相结合,而传统的信息化厂商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往往结合 了支付等功能,形成智能医保解决方案。
平安好医生:推出就医 360 计划
安好医生与商业保险的合作是在线医疗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合 作。为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在线医疗服务,及部分免费医疗健康产品。
就医 360 计划,推出于 2018 年初。平安人寿的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加入这一会员计划, 该计划整合了在线咨询、线下医疗和快速药物递送相关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医院预约、 医院住院安排等在线医疗服务、国内外二次诊疗意见服务、覆诊安排等,大部分服务将在 客户与平安人寿签订的保险合同达到履约条件下完成。
将闪电送药服务与商业保险连接。方便消费者通过商业保险报销购药费用。
卫宁健康:云险覆盖医疗全过程 互联网保险业务方面,主要指公司 2015 年开始布局的互联网创新业务,云险是其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云险”业务主要依托卫宁科技展开。公司持股 50%。据卫宁科技官网,公 司业务覆盖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兵团)共 102 个地市级单位,知识库装机使 用全国最多、建设使用效果优良。
1、互联网+保险
公司的云险业务覆盖医疗全过程全场景,建立涵盖自费、医保、商保等统一多渠道的创新 支付体系,同时也提供智能保险风控服务。该业务 2017 年起投入运营,据公司年报,截 至 2018 年底,已在上海、贵州、安徽、江苏、重庆、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天津、 浙江、湖南、青海、内蒙古、山西、山东、云南、福建、北京、河南等地近 1,000 家医疗 机构投放支付设备 12,000 多台,交易金额超 80 亿元,交易笔数超过 5,000 万笔。从具体 措施看,主要包括:
接入更多支付渠道,便利患者。在支付渠道方面,公司为医院接入多种支付渠道,如支付 宝、微信、银联云闪付、百度小程序、银行 APP 等。
接入保险公司,打通商保直付通路。在医疗+保险领域,目前已接入中国平安、太保安联、 泰康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以及上海保交所、众安科技等多家保险平台,
积极对接医院。目前已经接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市第七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数十家大型医院,并向江浙沪京等多个保险业务 的重点地区快速拓展。
收入及利润高速增长。2018 年,卫宁互联网单体报表实现营业收入 1,884.34 万元,同比 增长 620.09%,净利润 5.2 万元,同比增长 100.55%。
2、大数据及 AI 应用
公司旗下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能风控+AI 服务。此部分业务旨在通 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专注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建设应用, 协助医保部门建立长效基金安全机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并同步保障患者待遇、正 常诊疗与医院合理发展。
据 2018 年报,公司在 2019 年以来陆续中标了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 国保信)重要平台项目和国家医疗保障局重要平台项目等,顺利推进。
2018 年,卫宁软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1,232.20 万元,同比增长 39.57%,净利润-3,256.14 万元,同比增长 27.25%
创业慧康:聚合支付为保险引流
提供创意聚合云支付方案为保险引流。对接缴费窗口、自助设备、APP、支付宝、微信、 银联等支付终端。并提供商保付、信用付等个性服务以及掌上付、分期付等增值服务。为 患者、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提供“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医疗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商业保险综合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创业慧康商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 为医院引入高净值的人群,优化医疗和理赔流程。通过专属医疗信息通道,助力于保险产 品设计(含健康管理),保险理赔的全周期闭环服务。
久远银海:医保 IT 建设龙头
医疗医保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公司是人社部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了金保工程一期、二期 总体设计。支撑着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国家医疗保险精算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以及全 国 10 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 100 个地级以上城市医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的稳定运 行。
具备良好医保信息化建设基础。公司在国家医保信息化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基础,国家医保 局信息化平台招标,公司单独中标第 2 包(199 万元)“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与创 业慧康、易联众联合中标第 8 包(100 万元)“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医保业务基础子系统/ 应用支撑平台子系统”。
公司的医保业务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医保核心业务、医保便民服务、医保治理服务。
1、医保核心业务:医保核心业务主要指医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通过建立一站式平台, 并提供多种支付结算方式,提升医保服务便利性。据官网,公司为全国近百个城市提供医 保核心业务经办系统,实现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工伤保险、长期照护险等医 保领域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建设,提供覆盖全业务需求的 IT 支持。
2、医保便民服务:医保便民服务主要是医保与药店的结合。据官网,久远银海为 7 万家 医院药店提供医保“一站式”结算服务,面向群众提供医保“线上一网通、线下 一门办” 服务体验。在医保便民服务中还集成了在线缴费、移动支付、网上购药、电子处方、联网 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等服务,进一步便利了患者。
3、医保治理服务:该部分业务主要特点是基于大数据、Ai 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医疗保 障基金监督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内容包括医保风险防控、医保稽核管理、两定实库管理、 医保智能监控、药品采购监管、医保基金监督、医保基金预决算管理、DRGs 付费管理、 医保运行监控等治理应用系统等。
互联网健康代表厂商
互联网+健康主要包括慢病管理,养生健康等内容。互联网+健康服务对于患者的教育起到 重要的作用,此外也适用于慢病管理,养生健康等需要长期进行医药服务的领域。随着服 务周期的拉长,也为互联网健康提供了价值链条延伸的可能。本节我们对阿里健康、平安 好医生、卫宁进行分析。
互联网厂商——以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为例
阿里健康:通过阿里健康 APP 提供健康服务。阿里健康 APP 是阿里健康旗下互联网+健 康的重要产品。该 APP 的功能涉及信息分享、产品销售、在线咨询等领域。具体看,包 括信息层面的支持,如医疗搜索、重症指南;产品销售相关功能,如送药上门、健康商城 服务;在线咨询相关功能,如用药咨询,在线问医;找稀缺药、疫苗预约等其他功能。
结合数据分析优势,推出智能健康管理功能。阿里健康结合数据分析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出 了健康数据相关的功能。如智能关爱功能,能够实现智能健康设备管理,测量数据实时同步。并提供专业的数据管理、分析服务;健康管理功能,能够远程查看家人健康数据;天气异常 预警、家人健康数据异常及时提醒。通过阿里健康APP,公司实现了互联网+健康业务的布局。
进一步推动消费医疗。在阿里健康的消费医疗板块中,体检、疫苗是重要的组成项目,阿 里健康通过互联网+健康的方式使用户一方面能够获得长期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健康意 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消费医疗项目的发展。阿里健康在创新业务方面不断深化与上游企 业合作,为用户对接安全、专业、普惠的消费医疗服务提供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止前 6 个月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速达 274.4%,在医美、口腔、疫苗、体检等 板块持续推进入口端服务升级,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平安好医生:“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会员”。
健康管理+个性化。该产品发布于 2019 年 6 月,旨在为儿童、成人、老人及慢病患者提 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从具体服务的内容看主要以健康管理为主,提供实时 问诊咨询、名医二诊和线下门诊就医安排、陪诊等一站式服务。在健康管理中,对个性化 服务的重视也是该业务的一大特色,如提供建立电子档案、定制体检方案以及异常指标追 踪等服务,并且用户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私家医生之间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切换,具有个性化 定制的色彩。
医疗资源来自自建医护团队。据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战略发布会,“私家医生”中提供医 生从自建医护团队遴选而来,他们在全职加入平安好医生之前,均来自北上广等一线知名 三甲医院,从业背景平均超过 15 年,平日在线问诊满意度在 98%以上。
联合企业,丰富平台资源。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还跟国内知名的儿童早教机构合作,目前 已经在平台内生成了 2000 多课时的儿童成长课程,全部整合到 999 元的私家医生儿童版 服务里。
医疗信息化企业——以卫宁健康为例
康信 APP 慢病管理。公司针对慢病管理这一领域推出康信 APP。在康信 APP 内,具有 引入社交元素,个性化新闻推送、智能健康数据分析、实时健康处方、疾病风险评估等特 色。从具体功能看,包含健康交流、慢病百科、健康新闻、风险评估、预约挂号、健康管 家、知识搜索七大功能。该产品具有即时通信的功能,鼓励交流、互动、分享。另一方面, 康信 APP 以医院体检数据、临床数据为基础,通过卫宁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优化 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体检。公司创新业务中的“云康”即互联网+健康业务,依托上海好医通健康信息 咨询有限公司开展该业务。公司持股 12.4%。据公司年报,截至 2018 年底,上海好医通 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已连接 1,500 多家医院及体检中心,年体检服务超 32 万人次,服 务企业客户超 6,500 多家。
格局分析与我们的观点
根据蛋壳研究院《2019 互联网医院报告》,2019 年全国 107 家互联网医院中,有 44 家是 医院主导型互联网医院,占比 41%;63 家为企业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占比 59%。从当前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来看,企业平台积极性更高。
我们认为这两种互联网医院形式将长期共存。医疗 IT 厂商依托医院客户关系和医疗行业 IT 产品基础,进行 to B 互联网医院的探索。互联网厂商利用线下配送体系优势和流量优 势,自建平台直接 to C。我们认为两种类型的互联网医院未来大概率会和谐共存,医院自 建互联网医院解决严肃医疗的慢病管理问题,互联网平台型互联网医院解决消费型医疗的 短频快需求,其目标对象和使用场景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相互替代的 问题。
互联网医疗的演化路径
互联网系厂商业务布局演化
腾讯的业务演变
从布局方式看,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逐步由投资为主转向自建为主。
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方式主要分为投资、合作、自建三种模式。腾讯在医疗健康领 域的投资集中在 2018 年之前,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7 年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 33 笔;2018 年全年只有“思派网络”、“妙手医生”和“Atomwise”、“晶泰科技”四笔医疗 领域的投资。相比之下,2018 年腾讯自建产品出现频繁:腾讯觅影不断增加新功能、“腾 讯睿知”首次亮相、电子健康卡发布等。
腾讯自建的医疗健康产品包括:
1)腾讯医典 APP:是一款医学科普产品,旨在解决目前互联网健康信息繁杂、专业内容 难懂、医疗广告充斥、优质科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还独家引进了 WebMD 等海外优质医 学健康内容,提供疾病的症状、病因、诊断治疗、预防措施等医疗百科。
2)智能硬件产品“糖大夫”:一款智能的便携式血糖仪,通过这一智能硬件,腾讯近几年 曾尝试与药企、医院等做“互联网+慢病管理”,但效果未知。
3)腾讯睿知:腾讯睿知智能导诊系统通过微信等端口为患者提供智能导诊与分诊,
4)腾讯觅影:2017 年 8 月份诞生,医疗 AI 平台,主要功能是利用 AI+医疗影像技术辅助 疾病筛查。现阶段腾讯觅影的产品已经覆盖六个场景,包含食管癌早筛、肺癌早筛、糖网 病变早筛、乳腺癌早筛、结直肠癌早筛与宫颈癌早筛。
从布局领域看,腾讯布局重点从医疗综合服务、智能硬件逐步向 AI+医疗、处方外流等领 域转变。
从我们梳理的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图表 9)可以看出,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 广泛,主要集中在医疗综合服务、智能硬件、医药电商、医药研发及流通、医疗保险、医 学知识科普、医疗大数据、AI+医疗等等。而从布局时间线来看,业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腾讯布局重点由初期的医疗综合服务、智能硬件等逐步向医疗大数据、AI+大 数据转变。
1)2014-2016 年,腾讯布局重点在医疗综合服务和智能硬件等。
腾讯先后投资了好大夫、邻家医生、丁香园、微医集团(挂号网)、妙手医生等多个主打 在线问诊的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此外,腾讯在智能硬件领域也多有布局:投资有品,在 微信和 QQ 搭建智能硬件平台,与九安医疗合作,推出“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等。
2)2017 年后,腾讯布局重点转向 AI+医疗和处方外流。
在腾讯的医疗布局中,AI 的作用是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2017 年 8 月,腾讯自建 腾讯觅影医疗人工智能平台,2017 年 9 月腾讯投资 AI 医疗影像公司体素科技,2018 年 1 月和 3 月先后投资 AI 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Atomwise 等,还推出了自有的腾讯睿知智 能导诊系统。此外,腾讯还布局微信智慧医院、电子社保卡,牵手九州通、东华软件,剑 指处方外流。
在 2018 年 11 月初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高级副总裁丁珂谈到,未来腾讯医疗 健康业务的突破点将聚焦在三个核心能力和两个重点学科:一是包括电子健康卡、医保支 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腾讯医典服务;三是医疗 AI;两个重点学科则是肿瘤和妇幼。
阿里健康的业务演变
阿里健康是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一股。2014 年 1 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对 港股中信 21 世纪进行总额 1.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37 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拿到 后者 54.3%的股份。2014 年 10 月,中信 21 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股票代码 00241 保持不变,标志着阿里健康正式成立。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双 H 战略—— Happiness&Health 的重要落地者。自成立以来,阿里健康通过集团资源注入、自建、合 作、投资等方式丰富业务布局,形成了以医药电商、智慧医疗、产品追溯、健康管理为主 的四条业务线,构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闭环。
从阿里集团战略注资开始,阿里健康的成长路径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演变
成立于 2014 年的平安好医生,经过两次战略调整,从最初的移动医疗到涉足医药、再到 医疗生态,开创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千人规模自有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贯穿线上线 下服务场景。
2015 年 4 月 21 日,拥有自建医生团队的“平安好医生”APP 正式上线, 2019 年 6 月, 平安好医生发布平安好医生私人医生,2019 年 12 月,平安好医生与福建省福州市卫生健 康委员会达成合作,共建福州市区域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
目前,平安好医生主要包括四大类业务:
1)健康商城:药品、保健品等电商
健康商城通过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为用户提供非处方药、营养保健、医疗器械、母婴育 儿等商品。年报显示,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健康商城合作商户近 1400 家,覆盖商 品 SKU 约 131 万个,较 2018 年同期分别增加约 500 家和约 70 万个。2019 年该板块收 入 29 亿,同比增速为 56%。
2)消费型医疗:体检、医美等线下服务
消费型医疗是为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体检、医美、口腔及基因检测等标准化服务组合。截 至 2019 年底,平安好医生医疗健康网络已覆盖超 3000 家医院、超 150 家医美机构、430 家中医诊所、超 2000 家体检中心、近 1800 家齿科机构、超 4.8 万家诊所及 9.4 万家合作 药店。
3)家庭医生服务(在线医疗业务):线上咨询、挂号服务
家庭医生服务于 2015 年 4 月上线,具体是为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涵盖 7x24 在线咨询、 转诊、挂号、住院安排、第二诊疗意见及 1 小时送药等服务。该版块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 就医 360、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等会员服务类产品、及伴随在线问诊服务产生的电子处方 销售等业务的显著增长。
自在线咨询业务上线开始,平安好医生便自建医生团队,采取较“重”的运营模式,平安好 医生也通过人工智能手段提高问诊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家庭医生收入流主要源自:1、为平安寿险和平安健康险的投保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平 安好医生按年与平安人寿及平安健康险订立协议,向其保单持有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2、 为个人客户提供家庭医生服务;3、“就医 360”计划;4、“企业 360”订购计划。
4)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广告
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业务实际是平安好医生对外提供的广告服务。
从收入构成看,公司消费型医疗业务占比逐年下降,医药电商业务占比大幅提升。通过分 析公司 2015-2019 年各项业务的收入构成占比,可以看出,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模式由线上 咨询、挂号服务和线下体检、医美等服务为主(即家庭医生服务和消费型医疗),逐步转 向医药电商业务(即健康商城)为主。2017 年是公司健康商城业务高速增长的一年,健 康商城业务收入占比从 2016 年的 10%左右大幅提高至 2017 年的 48%左右,2019 财年 占比达到 57%。
公司在收入层面逐步走出“医疗健康+保险”圈层,渠道扩展到第三方金融保险、消费零 售等客户。
从毛利构成看,公司核心在线医疗业务(即家庭医生服务业务)收入 2019 财年同比增长 109%,毛利占比大幅提高只 33.25%,与消费型医疗业务毛利合计占比已接近 70%。
综上,平安好医生四大业务,其中核心业务“家庭医生服务”主要由平安集团采购;消费型 医疗业务主要依靠平安集团的销售渠道售卖;健康商城业务依赖自营模式,平台模式增长 乏力;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虽然稳定,但营收贡献比例过低。
春雨医生的业务演变
在春雨医生发展过程中,由于 CEO 的更迭,发展战略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 阶段:
1)2017 年以前为“张锐时代”:商业模式总结为三个阶段:“卖问题”(轻问诊)、“卖医 生”(私人医生)和“卖保险”。
2)2017-2018 年:“张琨时代”:3EP 战略。随着创始人之一张锐去世,2017 年新任 CEO 张琨上任,开启“张琨时代”,提出 3EP 战略,2018 年 12 月张琨离职。
3)2019 年 8 月张锐的妻子王羽潇回归春雨出任 CEO,将战略调整为“回归初心,从做 大做强到做强做长”。
第一阶段--“张锐时代” 。春雨医生创始人之一张锐把春雨医生的商业模式总结为三个阶段:“卖问题”(轻问诊)、“卖医生”(私人医生)和“卖保险”。
第二阶段---“张琨时代”: 3EP 战略。2016 年 10 月,创始人之一张锐离世,2017 年 4 月 17 日,春雨医生宣布张琨出任公司 CEO。他提出春雨要从“颠覆医疗”转向“拥抱医疗”, 前者是张锐身前定的口号。张琨宣布了春雨具体的转型方向,即 3EP 战略:Engage Patients (服务患者)、Enable Providers(赋能医院)、Empower Partners(助力伙伴)。其中,服务 患者和助力伙伴是张锐时代春雨既有的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2019 年 8 月,已故创始人张锐的妻子王羽潇回归春雨出任 CEO。王羽潇上任 以后,她将公司的战略调整为“回归初心,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长”。具体就是春雨回归 到深度连接医患,以患者为中心;不盲目扩张,把核心业务做强,让企业的生命周期更长。“春雨是一家每一年都在创造新的价值,每一年都比上一年价值更高的企业,而且这种价 值会更多的体现在医疗服务生态的改变中。”
春雨医生的移动医疗价值链“五芒星”模型:从病人就医的角度入手,可分为:医生、医 院、药厂/商、保险、患者等五角关系模型。春雨医生立足于互联网,直接连接了患者和医 生,以在线问诊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看病体验,解决了大多数健康需求;而随着 患者需求的增加,春雨医生已开始线下拓展,与药厂、保险公司合作,为病人打造全栈式 解决方案,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场景选择。
医疗 IT 系厂商业务布局演化
卫宁健康:互联网医疗布局全面
公司从 2015 年开始布局“4+1”创新业务,打造云医、云药、云险、云康和创新服务平 台组成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圈。创新业务旨在使用互联网方式赋能传统的就医、药品、保险、 患者服务领域,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
云医:提供互联网医院整体解决方案
卫宁健康持有纳里健康 51.25%的股权。云医业务侧重在帮助医院的服务突破“围墙”,从 医院、医生、管理者的角度,帮助服务主体拓展服务辐射范围和输出能力,将业务延伸到 各类服务需求方及患者。纳里健康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覆盖了患者就医全生命周期的线上 导诊、问诊、挂号、查单、缴费、远程医疗、慢病随访、处方外送、健康管理等业务,形 成了有效的闭环效应。纳里健康互联网医院最初在浙江邵逸夫医院落地,根据公司 2019 中报,互联网医院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到近千家医院,初步形成了基于分级诊疗的医院联 盟体系及线上线下联动的云服务模式。
云药:打造处方流转“药联体”
云药业务的承载主体是钥世圈。卫宁健康持有钥世圈 34.62%的股权。钥世圈整合了国药 药品供应体系、实体药店零售网络、卫宁等医院 HIS 系统、药品福利管理工具,协同医 院、药店、药企、医保、商保为患者和被保险人提供服务,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服务 效率。云药实现对机构的市场化集团采购(GPO)与供应链的无缝衔接,对个人医药电商 +处方平台+直送+在线结算模式打通药品服务最后一公里。
云药盈利模式主要为药店导流返佣,核心催化剂来自医保支付方对于药品价格的主导权落 地。钥世圈目前已开发出“钥健康钥匙卡”、“钥匙宝”、“钥匙链”、“云药平台”等药事相关产 品。钥匙圈团队具有药品流通和信息化综合能力,并有国药线下网络支撑。钥世圈在签约 医保支付机构形成规模效应后有望吸引更多药店接入,从而实现向上游议价以及自建流通 渠道变现。
云险:解决医保基金智能监管难题
云险业务主体是卫宁科技。卫宁健康持有卫宁科技 50%的股权。卫宁科技通过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两条主线,对医保基金支付过程进行控制,全程监管,远程监控,目前有升级决 策分析与数据挖掘产品和市县级监控审核产品。
卫宁科技的盈利模式以收取控费引擎建设费用为主。本质上是医疗服务支付体系的革新,重点是打造医院的统一支付平台和保险风控体系。卫宁已建设了统一的医院支付平台,对 接医院、保险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卫宁科技官网,卫宁的扫码支付、刷卡支付等业务 已经完成几十家医院的服务;保险风控服务是现代医疗保险的基本保 障,卫宁的风控服 务已经覆盖数百个地县,商保服务拓展硕果累累。
云康:切入个人健康服务
云康业务主体是好医通健康。卫宁健康持有好医通健 12.40%的股权。云康主要面向慢性 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健康体检等个人健康服务。目前已经有了康信、孕乐宝等面向糖 尿病、孕产妇服务的的健康管理产品。根据 2018 年报,卫宁参股的好医通 2018 年连接 数百家三级医院体检科,每年对接数十万体检服务。云康业务现阶段盈利模式主要是为体 检机构导流,按流量收取一定费用,我们认为,未来累积一定量数据后,有望与保险公司 进行合作,切入险种辅助设计等领域。
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协同输出
创新服务平台主体是卫宁互联网。作为卫宁创新业务的平台和孵化器,卫宁互联网推动公 司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健康云服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整合 4 朵云间业务资源、数据资 源、服务资源,实现 4 朵云间业务联动、协同以及输出。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保险公司接 入医院时收取接口建设费,电子支付机构进医院获得支付返佣等。
根据公司调研纪要,截至 2019 年底,公司互联网医疗业务按照 2018 年 9 月出台的《互 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推动合作共建,作为医院合作方已经拿到医疗机构执 业许可证的项目共 89 个。广义互联网医院模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实体医院线下诊疗压 力大,二是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截至 2020 年 2 月 10 日,公司互联网医 疗已上线和正在上线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近 900 家,通过开通的“快速问诊”等线上服务, 累计服务量超过 100 万次。除了“快速问诊”功能外,公司也正在推在线处方等深度的诊 疗服务,已经开始逐步上线。
2018 年公司创新业务板块收入 1.7 亿元,同比增长 124.7%,净利润-4896.1 万元,同比减亏 38.7%。从负责创新业务各板块的主要公司经营情况来看,不仅所有业务板块均实现营业 收入的提升,而且亏损幅度也逐渐减小。2018 年卫宁互联网、纳里健康、钥世圈、卫宁 科技的收入增速分别达到 892.4%、71.2%、154.0%、39.6%,净利润减亏分别为 97.3%、 45.3%、32.3%和 25.7%。2019 年 8 月 30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 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医疗与医保支付从此可以对接,我们认为 这有利于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整体发展提速,公司创新业务有望受益。收入快速增长叠加 盈利能力提升,创新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动力。创新业务的收入占比从 2017 年 的 6.5%提升至 2018 年的 12.1%,已成为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慧康:中山模式样板加速异地复制
公司于 2015 年 7 月以 PPP 模式中标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营运项目。项目总投资 1.2 亿元,其中中山市政府出资 3000 万元,公司投资约 9000 万元,作为项目唯一的承建 商和总运营商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及后续的运营工作,获得该项目 10 年特许经营权。项目 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二个阶段为健康中 山运营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有三方面:一是便民,建设健康云平台,实现诊前、 诊中、诊后全过程服务;二是便医,统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三是便政,建设综合管理决策体系,全面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中山项目已步入运营期,有望快速复制,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中山项目于 2018 年 12 月完成建设,据公司中山项目发布会介绍,全市 30 家公立医院,26 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医 疗数据已实现共享,完成了双向转诊 3000 人次,家庭医生服务人员 2169 名,医生平均 诊疗时间节约 20-30 分钟。居民通过健康中山 APP 客户端,可实现一院办卡,全市通用, 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线上统一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咨询等功能。公司还建设 了区域检验平台、区域影像平台,实现了远程检验送检、影像共享与会诊等便民惠民服务。
我们认为,中山项目为公司积累了大量 know-how,有望实现快速复制。公司已中标四川 自贡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自贡市项目建设期+运营期一共 10 年,基于中山项目 的经验,自贡市项目建设时间有望缩短至一年左右。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公 司拓展该区域内医院客户,切入此前由区域性小型厂商提供 HIS 系统的医院客户,带来协 同增量。
思创医惠:院内互联使能者
相比卫宁、创业,公司在特定领域享有一定后发优势。公司依托平台数据交互、物联网、 人工智能应用三项核心技术,主要解决医疗流程和临床信息化达到一定高度以后的数据孤 岛问题。依托三项技术,公司逐渐形成完整的智慧医院产品线。2018 年以来公司推出了 打通互联网、物联网、AI 智能等服务的互联网医院 4.0 方案,整合掌医、支付、宣教、 MDT、随访、专科电子病历、专病 AI 辅助诊疗、物联网终端及互联网安全接入等服务, 着力打造有生态特色的智慧医院。
互联互通化解数据孤岛。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建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内部数 据的有效挖掘与应用。公司研发的智能开放平台基于开放式架,从医疗对象、医疗流程入 手,着眼于打造全人全程,端到端(医护人员到病人)的可及连贯智慧医疗服务,医院内 部互联互通和区域医联体建设走向更高水平。
为解决医院 IT 系统“信息孤岛”问题,医惠与 IBM、微软合作,基于二者底层的引擎技 术推出了 Healthcare2.0 智能开放平台。该平台是以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为基础, 以 IBM IntegrationBus 为核心,以医疗卫生行业标准、规范及指南为依据,根据卫计委的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项目搭建而成。
公司互联互通智慧开放平台采用平台+微服务的运行模式。Healthcare2.0 智能开放平台类 似安卓,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开发出各种应用。而传统的 HIS 产品类似于 IOS+自带应用。医惠科技为不同医疗系统免费提供信息交互平台,所有的业务系统与它对接一次,通过这 个平台实现交互。其中如果有系统出现了接口问题,只需要调整一个系统就可以了。这种 标准化的交互方式解决了接口繁杂、重复冗余、难于维护等弊端,用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 题,实现业务系统快速部署。另外,当医院单个业务系统出现传递断点时,智能开放平台 还能起到桥梁作用,将前端断点产生的信息续传至后端设备,为实现“闭环管理”提供了 基础。
医疗物联网拓展服务模式。2011 年,医惠科技开始以物联网概念打造信息系统,推出了 全球第一款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创新产品——WNDAP280R。这一产品将医院的有线网络、 无线网络和 RFID 网络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了 WIFI 和 RFID 之间数据传输在同一平台上进 行统一控制。
2015 年,医惠科技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完成了核心产品之一的物联 网基础架构持续升级,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四网合一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共性平台,有效融合 了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和内外网之间的数据通讯。公司的物联网 AP 融合了 WIFI 和 RFID 双模、多频技术,解决了目前四网之间的异构互联和数据融合问题,即它可以将 Wi-Fi 与 RFID 的数据传输、分发在一个平台上实行统一的控制。有了这个基础架构便可以做出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 RFID 的各种应用,可以在复杂的数据通讯环境中,实现多维的细粒度 数据的智能收集和传输,为医疗大数据采集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智慧医疗溯源管理产品是目前公司物联网核心产品。公司将物联网技术优势与 RFID 物联 网标签产能相结合,进一步打造具有创新性的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产品,包括医疗被 服智能管理系统、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危化品管理平台、警医联动平台等。医疗被服智 能管理是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2018 年,公司的医疗被服 智能管理产品已陆续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东阳 市中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等一批医院逐步落地。
我们的观点及标的推荐
通过梳理互联网医疗厂商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初始资源禀赋和切入点各不相同,但 头部厂商都在向诊疗+药品+保险+健康管理的全覆盖模式发展。更全面的布局意味着更容 易形成患者服务全流程的闭环,进而衍生出更多变现机会。
我们建议两类公司,一是实现诊疗+药品+保险+健康管理全覆盖的平台型公司,一类是在 智慧医院建设方面有突出能力的头部公司。根据上文分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均形成了 互联网医疗创新业务的全面布局。同时,港股平安好医生和阿里健康同样值得关注。智慧 医院建设方面,根据中国政府采招网,2018 年公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建设,中标前 三甲分别为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且中标金额遥遥领先于前三之外的厂商。我 们认为智慧医院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医院信息化,技术门槛更高,头部厂商有望进一步扩大 市场份额。
重点推荐: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思创医惠、久远银海。
建议关注: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和仁科技、麦迪科技。
……
(报告来源:华泰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