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

health 589 0

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品质也越来越好,但研究表明我国许多家庭仍面临着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食物选择搭配不合理、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居民的营养素养,2021年4月28日,《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及评估工具》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对外发布,帮助不同人群对“吃”的理解更加健康、准确。

《中国居民营养素养核心信息》包含了针对一般人群、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共六类不同人群的营养素养核心信息。

一般人群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0条)

1.理解在生命每一个阶段都应遵循健康的饮食。

2.理解合理膳食是维系健康、远离疾病的重要基础。

3.熟悉食物分类、来源及其主要营养特点。

4.关注营养健康信息,甄别和应用正确的信息。

5.选择健康饮食,享受食物。

6.自己制作食物,减少在外就餐,与家人共餐。

7.会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商店和餐厅。

8.会判别食物品质,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

9.读懂食品标签和营养标识。

10.正确选用保健食品和强化食品。

11.会估算食物份量。

12.会合理搭配食物。

13.会用适宜的方式储存、准备、处理和烹饪食物。

14.规律进餐,吃好早餐。

15.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多吃蔬果,足量饮水。

16.适量吃鱼、禽、蛋、瘦肉,足量奶豆。

17.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18.按需备餐,文明用餐,杜绝浪费。

19.尊重不同饮食文化,注重餐桌礼仪。

20.吃动平衡,定期测量并评价体重。

■ 孕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4条)

1.孕期合理营养对母子双方的近期和远期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孕期适宜增重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3.孕期吸烟、饮酒容易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畸形。

4.奶类含钙丰富,且易于吸收,是钙理想的食物来源。

5.动物肝脏、蛋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是叶酸良好的食物来源。

6.膳食铁摄入不足容易导致孕妇及婴儿发生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

7.孕期碘缺乏会损害胎儿脑和智力发育。

8.孕期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缓解孕妇便秘。

9.孕早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10.孕期每天应进行至少30分钟适合自身条件的身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11.孕期应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12.从孕前3个月起,每天服用400微克的叶酸补充剂可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

13.孕吐严重者,可以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但要保证摄入足量的谷类及薯类食物。

14.孕妇应保证每天水分摄入,不喝或少喝含糖、含咖啡因的饮料。

15.怀孕期间,孕妇每周宜食用2~3次深海鱼类,以提供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的n-3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16.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每周吃1~2次动物血或肝脏。

17.选用碘盐,常吃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

18.孕中期开始,每天增饮200毫升的牛奶,使饮奶总量达到每日400~500毫升。

19.孕妇应积极准备母乳喂养,学习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

20.从孕前开始对体重进行监测和管理。孕早期每月测量1次体重;孕中、晚期每周测量体重。

21.关注血糖变化,关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疾病自我管理。

22.关注血压变化,关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加强疾病自我管理。

23.注意食品标签,合理选择包装食品。

24.关注孕期营养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孕期营养信息。

■  哺乳期妇女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4条)

1.哺乳期食物多样不过量,保证营养均衡充足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2.哺乳期妇女应坚持平衡膳食、适度运动,逐步恢复至适宜体重。

3.奶类含钙丰富,且易于吸收,是哺乳期钙的理想食物来源。

4.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5.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6.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7~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7.辅食添加首先从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

8.母乳喂养利于母亲体重恢复,并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以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婴儿感染性疾病和过敏的发生风险。

9.哺乳期妇女应忌烟酒,避免浓茶和咖啡。

10.哺乳期妇女应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的摄入,必要时可部分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

11.哺乳期妇女每天应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保证每天蔬菜摄入量为500g,其中有色蔬菜(绿叶和红黄色蔬菜)占2/3以上。

12.哺乳期妇女应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

13.选用碘盐,常吃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14.哺乳期妇女每天应比孕前增饮200毫升牛奶,饮奶总量达到每日400~500毫升。

15.哺乳期妇女应保证每天充足水分摄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16.新生儿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喂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17. 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18.婴儿出生后2周左右,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19.婴儿在6个月内应该按需喂养。

20.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21.定期监测婴幼儿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22.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选用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制作过程清洁卫生,保持食物原味,1岁前不额外添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食物。

23.注意食品标签,合理选择包装食品。

24.关注哺乳期营养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哺乳期营养信息。

■  学龄前儿童营养素养核心信息(14条)

1.认识常见的食物。

2.将食物简单分类。

3.了解食物的来源。

4.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

5.简单辨别新鲜卫生的食物。

6.清淡饮食,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

7.每日饮奶,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8.合理选择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9.珍惜食物,不浪费食物。

10.不挑食偏食。

11.专注进食,细嚼慢咽不拖延。

12.自主进餐,学会并逐渐熟练使用餐具。

13.餐前洗手,避免不洁进食。

14.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

■  学龄儿童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0条)

1. 建立为自己的健康和行为负责的信念。

2. 认识合理营养对儿童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重要性。

3. 关注并讨论食物营养信息,正确对待食品广告。

4. 了解食物的来源及食物体系。

5. 了解食物分类及其主要营养特点。

6. 了解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7. 了解不同饮食文化。

8. 自主选择健康食物,积极主动参与家庭食物选择。

9. 学习简单的食物种植和家庭加工方法。

10.规划食物数量,避免食物浪费。

11.会初步判定食物品质。

12.阅读并理解食品标签和营养标识。

13.熟悉厨房,学习烹饪,和家人一起制作食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14.科学清洁双手,注重食品操作各环节的卫生问题。

15.规律进餐,吃好早餐。

16.和家人一起就餐,减少在外就餐和外卖食品。

17.会简单估计食物份量,进行食物搭配。

18.食物多样,多吃蔬果,足量奶豆,少油少盐少糖,合理选择零食。

19.吃动平衡,定期测量并评价体重。

20.注重餐桌礼仪,专注进食,细嚼慢咽。

■  老年人营养素养核心信息(20条)

1.合理营养是延缓衰老和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石。

2.了解食物分类及其营养价值。

3.积极进食,摄入充足的食物,预防营养缺乏。

4.积极预防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减少慢性病发生。

5.时常监测体重变化,维持适宜体重。

6.积极主动参与烹饪过程,主动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餐。

7.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

8.食物细软,细嚼慢咽,少量多餐,规律进餐,吃好早餐。

9.谷类为主,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的摄入。

10.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鱼禽蛋肉要足量。

11.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12.合理选择高钙食物,保证奶豆摄入。

13.少盐少油少糖,每天食盐不超过6g。

14.主动足量饮水,首选温热白开水。

15.积极参与户外活动,运动要量力而行,适量抗阻运动。

16.关注营养健康信息,甄别和应用正确的信息。

17.学会估算食物份量,合理搭配食物。

18.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19.在营养师和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利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

20.注意饮食卫生,学会合理利用剩余饭菜。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