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典型案例报告

健康强国 275 3


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关案例对于落实和指导健康管理实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本报告介绍了六项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互联网+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工具、健康管理教育培训以及体检的检后干预等方面内容,这些典型案例对于深入开展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慢性非传染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负担,回顾我国近50年的预防慢病历程,出现了首钢高血压管理模式、大庆糖尿病预防模式、开滦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和经验享誉全球,对我国慢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将经验与现代技术融合创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的十五项专项行动以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引领慢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的共识落地,推动健康管理与慢病健康管理创新平台与智能智慧模式的融合发展,促进健康生活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解决当前我国健康管理与慢病健康管理缺少成功案例及大健康产业缺少实用、管用的产品和技术,公众健康素养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健康管理蓝皮书编委会和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组委会于2018年和2019年联合相关权威学术组织及媒体共同发起“健康管理与慢病健康管理成功案例”及“大健康产业技术产品应用案例”征集评比活动。本报告从征集的上百件案例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中精选出了六个健康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这些案例涉及健康管理与慢病健康管理的实践经验、模式、方法、技术、产品等,检验正确可行,已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创新意义和示范意义。

01

案例一

构建慢病健康管理传播模式

——五湖健康会客厅


一、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面对这场大考及之后的健康中国建设,怎样才能做好健康管理?如何补齐公卫防疫短板?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哪些变化?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五湖健康大会特别行动——五湖会客厅,邀请医学专家、行业大咖、知名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相聚五湖会客厅,围绕“聚焦健康管理,疫病慢病一起抓”主线开展一系列专题交流研讨,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学界、业界和公众传播健康管理新理念,把脉健康产业新发展。

五湖会客厅由“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简称五湖健康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CHTV)、《经济观察报》、医学论坛网共同协办,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杂志》、《健康中国观察》等提供学术支持。

二、特点

1.慢病疫病一起抓主题鲜明

五湖会客厅以“聚焦健康管理、疫病慢病一起抓”为主题,每期聚焦一个细分主题,已开播的三期分别聚焦呼吸健康管理、战疫体会收获与健康管理、消化健康管理。明确的主题,吸引感兴趣的观众积极参与。三期分别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胡克主任、中日友好医院李勇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陈志恒主任、郑州颐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贺明霞主任;武汉江汉方舱医院院长、武汉协和医院孙晖教授,广东省对口支援荆州医疗队副总指挥、援助洪湖医疗队总队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朱宏教授,支援武汉福建护理队领队、福建省立医院李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教研室主任侯晓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际保健中心/全科医学学科主任宋震亚教授。

2.产学研网上互动热烈

五湖会客厅网上直播间既有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又有知名企业、媒体代表,五湖会客厅由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前主任委员武留信,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朱玲,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景波主持。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健康管理学科奠基人白书忠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唐世琪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委员范竹萍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郭清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互动点评、交流热烈。知名企业代表杭州诺辉健康、深圳中核海得威、广州华亘朗博在交流中也表示收获很大。

3.回应疫情下公众关切,引领健康管理新理念

疫情之下如何提高呼吸健康素养、呼吸健康管理应如何开展、社区防疫模式对健康管理有什么启示、大数据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居家开展胃肠道癌症的早筛、如何预防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如何落实分餐?这些问题都是疫情下公众与业界的关注焦点,五湖会客厅回应关切,为疫情下和疫情后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三、影响与意义

创新的交流传播模式、丰富精彩的互动内容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医学论坛网、《经济观察报》、《健康中国观察》杂志等都做了相关报道。网络互动、观看的人数屡创新高,为健康管理理念传播、提高公众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供了新的有效模式。


02

案例二

PDCA循环干预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管理新模式


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如限酒、限盐、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等。尽管生活方式干预对控制血压有诸多益处,但大多数人对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较差,实施现状不容乐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理论,将其应用于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提高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控制效果。

一、PDCA循环干预方法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把各项工作按照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经验总结,改善提高进入下一个循环。参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实施基本路径为:高血压危险因素评估→针对性干预→再评估→干预方案调整→下一个循环。

1.收集干预对象资料并制订实施计划。通过对干预对象的问卷调查,结合体检结果,评估其是否有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等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缺乏运动、喜好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并据此制订干预对象半年和1年的腰围、体重、血糖、血压、血脂等监测指标的目标值,以及生活方式改善建议和血压、体重的自我监测计划。以上内容分别从医护人员和健康教育对象角度整理成健康教育随访记录表和健康教育手册。

2.计划的贯彻实施。随访医护人员根据制订的干预方案,对干预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与干预对象之间的互动,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根据实施进展不断完善健康随访记录表内容。

3.干预效果检查。每季度随访医护人员检查干预对象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执行情况,询问其复查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其血压、体重等的监测情况,每半年根据干预对象监测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重新评估其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4.反馈处理和持续改进。随访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认真分析,找出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方法目标。对干预对象执行较好的生活行为给予鼓励,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对执行不好的生活行为,耐心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自我管理目标及实施措施,作为下一个循环干预的重点。

二、PDCA循环干预成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开展了一项大规模、长时间的功能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检后干预试验,充分证实了PDCA循环干预方法对血压控制具有显著成效。试验将社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组建医护合作小组对两组人群实施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构建的健康教育计划,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电话随访。干预内容包括两部分:健康教育方案手册以及电话随访。医护人员分别于基线、1年后和2年后对干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体学测量及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评价指标包括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体重、血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

经过两年强化干预和随访,干预组和对照组血压与基线比较均出现明显降低(见表1)。干预组较对照组正常血压转化率明显提高(干预组有20.28%的人员转变为正常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59%),高血压转化率明显降低(干预组较对照组高血压转化率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见表2),生活方式趋向于正向改变,危险因素监测呈现初步改善。

目前,相关干预随访方案已录入电子化信息系统,并申报了软件著作权《中华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信息系统》(2013SR046058)。

三、意义和推广价值运用

PDCA循环模式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使繁杂的随访工作在实践中变得有组织、有条理、有目的、有针对性。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计划的健康管理思路,与健康管理强调循环、动态的实施不谋而合。PDCA循环干预方法不同于传统单向的说教式教育,检后随访模式也是一种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模式,其更加注重与健康管理对象具体情况的结合,更加注重实施效果的评估以及实施措施的持续性改进。PDCA循环干预方法不仅适用于高血压风险人群的健康管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03

案例三

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健康餐盘


传统的糖尿病治疗干预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口头说服教育来改变一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缺乏科学精确的计量手段和统一规范的专业器具。糖尿病膳食治疗因其食物热量计算烦琐复杂,导致医嘱困难,又因其食物热量计量困难,导致医嘱依从性下降,糖尿病膳食治疗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大大降低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糖尿病健康餐盘简化了糖尿病膳食治疗的医嘱过程,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膳食热量计量器具。

一、研究过程

1.制定“糖尿病每日能量食物交换份速查表”。参考《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临床营养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食物成分表》 《实用内科学》等资料中有关食物能量计算方法,对身高在150~185厘米,间隔5厘米的不同体型和体力活动类型患者,计算每日膳食总能量,转换为食物交换份后列表记录。相应身高行上的体重值,根据体型类型肥胖、超重、正常、体重不足和消瘦划分标准中间值,并且针对个别会导致计算误差的值进行偏值修正,制定出“糖尿病每日能量食物交换份速查表”(见表3),并对查表结果与经典细算法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基于现代糖尿病患者很少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实际情况,将“食物交换份速查表”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卧床、轻体力和中体力患者。

2.制定“糖尿病不同能量级膳食一日三餐食物合理分配表”。正常合理膳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重为55%~65%、脂肪为25%~30%、蛋白质为15% ~20%,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提供的各种食物营养素含量,取其代表性常见食物的平均值,计算出不同能量的膳食主食、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物交换份数。由于主食和蛋白质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隐形油脂”,实际能够食用的烹饪油仅占食物总能量的10%~12%。经过计算验证,制定出食物交换份数在13~31份的“糖尿病不同能量级膳食一日三餐食物合理分配表”,并计算出各能量级食谱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的含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比例进行比较,评估其科学性。

3.测定代表性食物的熟食体积。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把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按照1食物交换份可食部分(净重)转化成市场商品重量(毛重),烹饪冷却后装入保鲜袋,用筷子将其缓慢放入内盛自来水、水平面刻度为零的装置中,待熟食完全浸没后,读取装置的水平面刻度(毫升),即熟食体积(毫升)。蛋白质类食物和蔬菜类食物取其平均值。

4.设计“糖尿病健康餐盘”。根据代表性食物1食物交换份熟食体积的平均值,设计“糖尿病健康餐盘”,餐盘上各个凹槽水平装入的相应熟食要接近该凹槽适宜计量的食物交换份,在每个凹槽刻上适宜盛放的食物名称和食物交换份数。餐盘设计应有多个不同大小的凹槽,以便组合计量各种食物,并达到精确计量食物的目的,方便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对设计的“糖尿病健康餐盘”与“经典细算和生重称重法”采用一致性比较来判断其科学性。

二、研究结果

通过“糖尿病每日能量食物交换份速查表”获得的食物交换份数与经典细算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按照“糖尿病不同能量级膳食一日三餐食物合理分配表”提供的一日三餐食谱,符合三大营养素合理膳食的比例;使用“糖尿病健康餐盘”计量食物能量,能量计量“生重称重法”与“健康餐盘法”之间的比值为0.96~1.22,总能量计量比值为1.07,误差控制在15%以内。“糖尿病健康餐盘”的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三、成果应用

以一个身高178厘米,体重82千克,从事办公室工作糖尿病患者的中餐实施为例。第一,计算患者每日食物交换份需求数。①患者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是轻体力活动者,选定范围在轻体力那一栏;②接近178厘米的是180厘米那一行;③接近82千克的是86千克那一列;④180厘米行上的86千克“食物份”是20份,约1800大卡热量。第二,查20个食物交换份能量级中餐食谱,主食是4份,蔬菜是0.5份,蛋白质类食物是1.5份,油脂0.1份,热量约590大卡,包括看不见的油脂0.5份,火腿肠和贻贝1份,梅童鱼0.5份,土豆1份,杂粮饭3份,花菜和香菇0.5份,共8种食物。为了增加饱腹感,这里把1份主食换成了土豆。

四、成果意义

糖尿病健康餐盘的问世,为糖尿病患者膳食治疗提供了简便的食物热量计量工具,增强了糖尿病患者膳食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4

案例四

高血压健康管理:《健康体检自测问卷》阶梯式筛查体检人群高血压


本案例采用《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作为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阶梯式筛查的初始检查方式,将卫计委《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中有关高血压的专项检查作为筛查项目,开展阶梯式分级筛查,按照不同筛查级别判断高血压危险分层情况,研究发现采用检前互联网问卷填写和筛查项目推送可以节省体检现场信息采集时间,而且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增加问卷项目,可以大幅增加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检出率,还可以提高危险分层判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一、问卷使用方法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组织全国健康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从业者近400余人,在武留信研究员承担的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适合中国健康体检人群使用的问卷,即《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并将此问卷与互联网相结合,制成可视化、智能化的外网填写问卷。体检前一周通过短信推送外网填写问卷的网站,受检者在家中自行填写。对于高血压的患病人群,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自动对其高血压风险程度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推送高血压阶梯筛查项目。

二、问卷使用效果

对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完成体检的6715例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将不同的筛查方式收集到的健康信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结果存在差异,用常规检查方式筛出低危患者占比9.38%,中危患者占比64.26%,高危患者占比9.13%,很高危患者占比17.23%。增加《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后筛出低危患者占比7.04%,中危患者占比54.55%,高危患者占比14.83%,很高危患者占比23.57%。筛查出的高危患者占比明显增加。经过统计计算,常规检查判断中危患者的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45.51%,增加问卷自测后,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5.51%,判断中危患者的灵敏度明显提高;常规检查判断高危患者的灵敏度为15.03%,特异度为96.28%,增加问卷自测后,灵敏度为30.03%,特异度为99.14%,判断高危患者的灵敏度增加了1倍;常规检查判断很高危患者的灵敏度为15.03%,特异度为100%,增加问卷自测后,灵敏度增加5倍多,升至94.45%,特异度未变。

三、《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的使用优势

1.优化体检流程。对于每天体检200~300人的体检机构,应用互联网+问卷的形式,在检前进行健康信息收集,能节省大量现场体检时间,优化体检流程。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检前信息的采集,系统自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分级,并自动推送相应的梯级筛查项目,提高了受检者进一步筛查的完成率,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体检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3.提高高危人群筛查率。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增加问卷自测项目,可以大幅提高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检出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中危、高危、很高危患者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等。四《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的主要价值《健康体检自测问卷》是开展健康体检基本项目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测问卷获取的健康信息以及数据与医学检查设备获取的健康信息同等重要,均是形成健康体检报告首页的重要内容,为检后健康评估与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基础信息。

主要价值包括以下几点。

1.有助于简便、全面、快速掌握受检者健康资料。健康体检自测问卷在设计中目的明确,已经将与个体健康有关的各系统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虑,通过问诊健康体检医生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受检者的许多健康资料。

2.有助于为受检者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体检套餐。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体检套餐是指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而量身定制的健康体检项目的组合。在制定个性化套餐时需要考虑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症状表现、职业特点、心理状态、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睡眠情况等,体检医生通过综合掌握以上资料,按照受检者当前健康状况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存在程度而进行专业化、个性化体检项目选择。

3.有助于对受检者进行准确的健康评估。健康评估,一是指对受检者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系统评估和对健康或疾病风险的预测评估,二是指对个体或群体既往健康状况、当前健康状态与未来健康走向及疾病风险进行分析、估测与综合评价,三是指以健康信息的调查、收集与数据采集为前提,并为健康干预方案的科学指导提供依据。健康评估的核心是评估受检者健康状况,识别个体疾病风险因素,从而通过有效干预达到延缓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在健康管理中,我们面对的对象主要是非患病人群和慢性非传染病患病人群。非患病人群,他们多数身体相对健康,没有明确的疾病。慢性非传染病人群,可能会有1~3个慢性病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对于这些人群,如果从临床诊疗的角度出发,能够采取的措施比较有限,但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寻找致病风险和保护因素,对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对不利因素加以消除或减少,从而延缓疾病的发生。

4.有助于为受检者量身定制专业化的干预方案。目前在我国,健康体检之后都会有一个体检报告,部分健康体检机构可能会提供一份干预方案给受检者。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干预方案往往没有针对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受检者的情况不掌握,不能够按照受检者的需要进行准确的设计。医生只有在准确掌握受检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信息后,才能对受检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的改变提出一些建议。

5.有助于提高受检者健康素养。在进行问卷填写的过程中,其实是受检者与自身健康状况的对话过程,在每一道问题的回答中,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回忆,在完成一份问卷填写时,受检者就可以对其整体健康状况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掌握,至少可以知道医生在关注我哪些方面,为了自身健康,我可能也需要关注这些方面。

6.有助于积累健康数据,开展健康管理研究。临床医生在自己的从业过程中积累了无数的病例,形成了自己庞大的数据库。但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医生在论文撰写时却发现自己数据缺乏。分析原因,多数是因为基线数据的缺失或匮乏。因此,通过问卷填写,医生可以积累健康数据,开展健康管理研究,从而撰写高质量的健康管理学论文。


05

案例五

健康管理教育培训:健康大学


一、健康大学成立背景

为紧密结合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一带一路”推进“健康之路”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由“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的转变,实现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2018年10月18日由内蒙古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承办、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创建了全国首家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大学秉承“推名师、出精品、建体系”的创建理念,打造内蒙古地区的健康科普名师,推出科学的、实用的、易于接受及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课程,并打造完善的媒体传播体系、教学培训体系及持续支持后备(人、财、物)体系。二健康大学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1.教学内容:提供优秀健康教育课程,并运用网络和新媒体提供健康理论、疾病预防与管理、用药常识、健康管理等服务。教学内容体现了公益性、科学性、可行性及精准性。

2.教学效果:通过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培训前后数据进行阶段性评价分析。

3.教学对象:依托“医联体”“健联体”培训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从业者(即健康传播者);进而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大众进行专业、科学的健康科普活动。

4.教学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设置固定教学场所(100平方米左右)和教学时间(每周四下午),由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专家进行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同时定期走进社区、党政机关、高校、部队、企事业单位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指导;借助网站、微信平台、手机App等新传媒方式及“远程医疗体系”推出线上课程。

5.教学目的:培养更多健康科普人才;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科学性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真正将健康知识传播到百姓心里。树立疾病预防及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提升民众整体健康素养,努力使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0年达到20%,为助力“健康内蒙古”、早日实现“健康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6.组建师资团队: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近200人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同时向社会及各医疗机构广泛征集优秀人才充实教学团队,逐步提升教学品质。

三、健康大学健康教育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时间限制,同时突破面对面授课限制的大学,秉承“推名师、出精品、建体系”的创建理念,通过自主选课及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等多种自由模式,对全区各级健康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升其健康教育能力及健康管理从业水平,进而面向内蒙古全体大众进行专业、科学的健康科普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由内蒙古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牵头,联合“医联体”“健联体”中各联盟医院共同开展工作。自成立以来,每周四下午3点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A座7楼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教室准时开课,邀请知名专家讲授老百姓最关心的医学健康问题,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公众号可以免费在线或回放观看,向老百姓及健康从业者科普健康知识。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定期派专家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进行了20余场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受益人群包括学生、机关干部、企业工人、基层医护人员达2000余人,发放宣教手册500余册。同时通过开设健康小屋,设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食物模型、营养知识展板以及设立健康促进休闲广场等,进行健康宣教。

四、健康大学的未来发展

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将一切从老百姓出发,不断探索适合自治区特点的健康管理策略,开展科普方法技巧培训,创作出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弥补健康教育中知识结构的缺陷,避免健康教育内容过于专业化及学术化;对健康从业者陆续开办培训班并举行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增加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的群众关注度,从中选出金牌讲师为广大老百姓做科普。另外逐渐编写完善出一套优质的教材,促进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通过不断的努力,旨在将健康知识实实在在传播到老百姓心中,逐渐提升自治区老百姓的健康素养、自我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能力,同时为“健康内蒙古”注入新动力。


06

案例六

“互联网+全程健康管理”

华西健康App应用实践


一、App开发背景及目的

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之一。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借助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手段、现有医疗资源、医疗大数据等构建健康体检人群个性化健康管理,使为体检客户提供健康、亚健康、疾病前期、疾病诊断、治疗、管理、康复等全周期的个性化、精准化健康服务成为可能;同时,健康管理有了信息化的支撑,可以实现检前、检中及检后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化、可视化,真正实现健康管理服务的内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参加健康体检的人次数最高达到19万人次/年,其中,忠诚客户(每年都在中心体检)的人数比例高达60%。中心采用的现场体检套餐预约及缴费、标准化体检套餐制、纸质体检报告、医生面对面咨询、人工电话预警等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体检客户日益增长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为了优化中心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从智慧医疗着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自主研发了“华西健康”App。

二、产品设计及功能介绍

App直接依托于医院自身服务,全面覆盖检前、检中及检后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将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及数据库、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最新概念与手段,集成到健康管理体系中来,推动健康管理中心服务模式由一次性体检转变为持续性的个人健康管理,提供多元化的健康增值服务。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最新体检报告、历年体检报告智能比对分析、重要指标趋势分析,可不受距离限制进行网上预约及缴费,获得华西专家在线健康咨询门诊等优质、高效、快捷、个性化的体检服务,让健康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方便。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心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客户端健康自评问卷及随访问卷调查,收集健康人群生活方式等疾病风险数据,推进各数据系统的联合与共享。

对于用户来说,体检前可以在手机客户端在线查看体检项目、预约体检、一键缴费;并可以完成检前健康问卷调查,完成个性化体检套餐定制并构建个人健康危险因素档案。App还具有临检提醒、检前注意事项等信息推送及体检项目简介、体检流程简介、一键导航至体检医院等功能。

体检中用户可以随时查阅体检报告、体检档案,并可以实现对历年体检档案对比分析、重要体检指标趋势分析,了解体检报告关联疾病、指标知识库。体检后用户通过App可以在线健康门诊咨询,接受体检发现的重大阳性预警信息以及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信息,还可以实现检后重大慢病随访、健康随访问卷调查、客户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反馈。

三、产品应用成效

App于2016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上线,至今平稳安全运行。目前平台共承载体检用户45万余人、120万多人次体检记录、近3亿项体检单项数据;App下载量50万多人次,注册用户十多万人;日平均下载量450多人次,日注册用户200多人。“华西健康”App上线满一年后,通过在线及现场定性访谈收集客户反馈意见及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98%的用户对中心推出的“华西健康”App表示“非常满意”。个人预约客户在项目推出之前,至少要前往体检中心3次(预约、现场体检、检后领取报告),项目推出后,客户仅需要前往体检中心参加现场体检,可在手机客户端完成预约缴费及报告查看。应用效果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

四、推广应用价值与意义

App深入结合广大患者日常就医需求,高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势,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为广大体检者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体检服务,大大解决了以往看病难、就医难的尴尬状况。“华西健康”App平台从智慧医疗着眼,制定体检客户所需的个性化服务,致力于打造四川人群专属的健康管理平台,并通过逐步发展覆盖全国,为政府、医疗机构、药研企业、公益机构提供专业、有效、系统化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对智慧医疗在全国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关于本文

来源:《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节选,作者:朱玲、候慧慧、田利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术学习参考用,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

朱玲,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与健康管理(体检)以及健康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近40年;候慧慧,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办公室助理;田利源,博士,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健康管理研究。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