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营养作用与健康:通俗科普

健康强国 637 0

引言

维生素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素。虽然我们只需要少量的维生素,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微小但强大"的营养素吧!

维生素的基本概念

维生素被称为必需微量营养素,是健康饮食中的重要部分。人体不能储存大部分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缺乏症及相关营养障碍通常会在数周至数月内形成。因此,人体需要经常摄入维生素;小剂量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对人体的心血管、神经、免疫、血液、肌肉骨骼系统及代谢等功能都有促进和保护作用

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

维生素食物图谱-中文修改版.jpg

图源:拟好科技(转载注明来源)

维生素A

l营养作用:支持细胞生长、视力、免疫功能和胎儿发育。

l缺乏症:眼部病变(干燥症、夜盲症)、鳞状皮肤病变。

l注意事项:孕妇摄取过多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l食物来源:胡萝卜、红薯、菠菜、芒果、鸡蛋、牛奶、鱼肝油。 

维生素B

维生素B1(硫胺素)

l营养作用:支持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l缺乏症:心力衰竭、脑病(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神经炎、脚气病。

l食物来源:全谷物、豆类、坚果、瘦肉、鱼类。

维生素B2(核黄素)

l营养作用:保护视力和上皮完整,预防偏头痛和贫血,降低罹癌风险。

l缺乏症:口唇炎、唇干裂、角膜血管形成。

l食物来源:牛奶、酸奶、鸡蛋、绿叶蔬菜、全谷物。 

维生素B3(烟酸)

l营养作用:支持皮肤,消化和神经系统功能。

l缺乏症:糙皮病/皮炎、腹泻、痴呆症。

l食物来源:鸡肉、金枪鱼、花生、蘑菇、绿豆。 

维生素B5(泛酸)

l营养作用:支持皮肤,消化和心脏功能。

l缺乏症:罕见,皮炎、肠炎、脱发和肾上腺功能不全。

l食物来源:鸡蛋、牛肉、鳄梨、蘑菇、全谷物。 

维生素B6(吡哆醇)

l营养作用:支持皮肤,造血和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贫血、情绪、心脑功能,缓解怀孕恶心。

l缺乏症:皮炎、神经炎、贫血。

l食物来源:鸡肉、鱼类、马铃薯、香蕉、坚果。

维生素B12(钴胺素)

l营养作用:支持造血和神经系统功能。

l缺乏症:罕见(除非是严格素食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舌炎。

l食物来源: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素食者可能需要补充剂。 

维生素C

l营养作用:强效抗氧化剂,增强免疫力,降低毛细血管和粘膜出血倾向,降低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助于预防痛风。

l缺乏症:坏血病、假性麻痹、念珠病变、粘膜出血。

l食物来源: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番茄、青椒、西兰花。

维生素D

l营养作用: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促进免疫、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l缺乏症:佝偻病、骨质软化、手足抽搐疼痛等。

l食物来源:鱼肝油、鲑鱼、金枪鱼、蛋黄。阳光照射也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E

l营养作用:重要营养素,促进视力、大脑、生殖、血液和皮肤的功能。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l缺乏症:肌肉无力、贫血、肌酐尿。

l食物来源:植物油、坚果、种子、鳄梨、全谷物。 

维生素K

l营养作用:促进凝血因子及止血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

l缺乏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血肿)

l食物来源: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布鲁塞尔芽。 

叶酸

l营养作用:预防出生缺陷(神经管缺陷等),维持大脑健康、情绪及认知能力,减少心脏病危险因素(如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l缺乏症:无神经系统症状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l食物来源: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全谷物。孕妇可能需要额外补充。 

生物素(维生素H)

l营养作用:调节新陈代谢水平,保护心脏,促进脑部功能,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水平。

l缺乏症:皮炎、肠炎。

l食物来源:蛋黄、坚果、豆类、香蕉、花椰菜。 

维生素补充的注意事项

1. 通常,进食各种食物的人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尤其不会缺乏生物素和泛酸)。

2. 维生素D缺乏症是一个例外,某些人群(如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即使多样化进食,也常发生维生素D和钙缺乏症,所以需要每1-2天补充适量维生素D-钙(钙的吸收和利用需要维生素D存在)。 

3. 维生素缺乏症高风险人群(例如接受过胃肠或减肥手术、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或饮酒失调的人)可能更多受益于每日补充复合维生素。 

4. 人体肝脏内可以贮存相当量的维生素AB12D 

5. 维生素ADEK属于脂溶性,其吸收和储存需要有脂肪参与,也比水溶性维生素更容易储蓄过多。 

6. 大量摄入某些维生素对身体有害(如ACDB3B6等);补充维生素D-钙过多有可能增加胆结石/肾结石的风险 

结语

维生素是我们健康的重要守护者。通过均衡的饮食,我们可以获得大部分所需的维生素。但在某些情况下,适当的补充也是必要的。记住,过犹不及,合理摄入才是关键。如果您对自己的维生素摄入有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通过了解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日常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