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学百科】系列摘要1——胸痛的重要鉴别诊断

贡云华 434 0

心血管疾病是几十年来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胸痛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一些上腹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此,其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肋软骨炎

这是胸痛最常见的原因,通常为中度和局部疼痛,在吸气、咳嗽、打喷嚏或胸部触诊时加剧(症状可重复)。心电图正常。使用消炎药(布洛芬等)治疗有效。

心绞痛

主要指 "稳定型心绞痛",这是一种阵发性胸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缺血所致常由可预见的因素(运动、劳累等)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是随时发生的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大。

主要险因素年龄(男性大于 45 岁,女性大于 55 岁)、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包括种族、家族史小于 55 岁)、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大于 200 毫克/分升,高密度脂蛋白小于 40 毫克/分升)、缺乏运动、肥胖、压力、过度饮酒和绝经后女性。

临床特征 1. 压迫性或挤压性胸痛,向左下颌或手臂放射,持续十几秒至十几分钟。 2. 诱发因素:劳累、焦虑、进餐和寒冷。3. 缓解疼痛: 硝酸甘油、休息。3. 心电图:ST-T压低。

治疗:(1)硝酸盐;(2)β1 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3) Ca-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4)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住院治疗,积极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盐、β1-R 受体阻滞剂和肝素,并为血管重建做好准备。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一段冠状动脉血流量突然减少而导致的缺血性心肌坏死,通常是由于先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狭窄的冠状动脉发生血栓性闭塞所致。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为 30%院前死亡率为 50%。出现最初症状时进行紧急处理可挽救生命!险因素: 与心绞痛相同。

临床特征 1. 特征性症状:剧烈、压榨性、持续胸痛,比心绞痛更严重;伴有呼吸困难、焦虑、出汗、恶心、呕吐、虚弱、低热、末日来临感和晕厥(老年人)。无痛性和非典型心肌梗死可高达 1/3,术后或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易发生。心室颤(V-fib)可导致心性猝死。2. 心源性休克体征:见于40%以上的心肌梗死血压下降、第三心音肺部啰音。3. 心电图:T波峰值(早期)、ST段抬高(透壁性梗死)或压低(心内膜下梗死)或Q波(坏死,晚期)。ST-T 波型改变都可能提示心肌缺血。

治疗 1. "ABC "急救--气道、呼吸和循环。补充氧气。2. 迅速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3. β1-R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能降低死亡率。4. 硝酸盐。5. 抗血小板疗法阿司匹林6. 溶栓疗法。 7. 镇痛剂(吗啡)。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降低死亡率。9. 降脂治疗: 阿托伐他汀。10. 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术。

心肌炎

这是心肌细胞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或炎症,导致心肌收缩力和输出量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发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咽痛),伴有胸痛和肌酸激酶(CK)升高。心电图显示传导或 Q 波异常。要注意的是,严重类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会迅速发心肌梗死(高龄患者)或直接心力衰竭(年轻患者)。

治疗:应避免服用消炎药和饮酒。

心包炎

这是心脏周围心包内膜的炎症。发病前可能患有病毒性疾病。胸痛剧烈,呈胸膜炎样,体位性--躺下时加重,坐起时缓解。常伴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通常显示弥漫性ST段抬高,无Q波。CK 大多正常。对抗炎药物治疗反应良好。

胸膜炎

多见于肺部感染后,胸痛剧烈,吸气时和特定体位时加重;可有压痛、摩擦音或闷痛。胸片或 CT 扫描是最好的诊断检查。治疗原发疾病和并发症。

肺炎

中度胸痛,伴有发热、咳嗽、咳痰 +/- 咯血。最好进行胸片检查(如果怀疑有并发症如胸腔积液或肿瘤,则进行 CT 检查)。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治疗。

气胸

通常是突发、剧烈、胸膜炎性胸痛和呼吸困难;呼吸音消失;纵隔移向相反侧移--怀疑张力性气胸,需要紧急进行肋间针穿刺。非张力性气胸可等待胸片确认和自然缓解。

主动脉(瘤)夹层

典型的剧烈、尖锐、撕裂性胸痛,并向背部放射;脉搏消失、两臂血压不均或主动脉瓣功能不全;神经系统体征;胸片显示纵隔增宽。如果夹层延伸至冠状动,则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CT 扫描或主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 主动脉瘤破裂或即将破裂,需要静脉输液和包装红细胞,然后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生命。

肺(动脉)栓塞

多由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嗽和低氧血症,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后 3-5 天。胸痛通常是胸膜炎性的,但也可能类似心绞痛。CT 肺血管造影已取代 V/Q 扫描成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二尖瓣脱垂

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瓣膜异常,特点是一过性非心绞痛性胸痛,伴有典型的心脏收缩中期咔嗒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最佳方法。大多数病例无症状,无需治疗。

肺动脉高压

有慢性心血管或肺部疾病史;钝性胸痛,伴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发疾病。

胃部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胸口灼痛、反酸、异味,服用抗酸剂后缓解);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病--PUD(进食前后上腹痛)。综合性治疗。

胰腺炎

进餐后上腹持续剧痛并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以及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综合性治疗。

胆囊疾病

餐后右上腹(RUQ)疼痛,伴有触痛、恶心、呕吐和/或黄疸,通常发生在中年肥胖女性身上。综合性治疗。

食管裂孔疝

胸部或上腹部灼痛;恶心、呕吐;食物反流;服用抗酸剂可缓解;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摘自 Yale Gong贡云华 【简明医学百科】

--Main References

Yale GongYale-G First Aid: Crush USMLE Step 2CK and Step 3

Stephen J. McPhee, etc. 【现代诊断与治疗】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