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养老 | 开启智慧养老新篇章

health-xq 334 0

当今社会,因医疗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老龄化趋势持续加深,现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中国,这一现象尤为显著。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676万人,老年抚养比为22.5%。换言之,每4.4名劳动年龄的人口就要负担1名老年人。而辽宁、上海等多地老龄化率已超过18%,部分地区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图片1.png

图片2.png

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4中国统计年鉴》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体现了国家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心,以及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任务的坚定态度。

图片3.png 

图片来源:Freepik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养老难题,如老年抚养比持续攀升,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增多,专业护理需求不足,传统养老模式的局限性等等。因此,如何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问题也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在如此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养老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曙光。

图片4.png

图片来源:Freepik


智慧守护:人工智能助力养老生活

在生活照料方面,智能家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人的养老生活问题。譬如护理机器人辅助失能老人进食、洗浴。智能手环或手表可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心率、血压和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供家人或医生远程查看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地板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监测老人活动状态,遇跌倒等紧急情况可以立即通知家人或急救中心,保障其生命安全。智能语音助手能帮老人控制家电、查询天气和播放音乐等。而智能厨房设备能根据老人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烹饪建议,为老人打造便捷、安全且贴心的养老生活环境。

图片5.png 

在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是智能参谋。智能医疗的设备可实现远程医疗及慢性病管理系统,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智能药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人服药的难题。

在养老机构中,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养老升级。像智能安防系统利用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以及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养老机构的各个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时刻的保障老人的人身安全。智能护理系统根据老人的具体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及健康需求等方面,制定全面而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饮食安排、康复训练、日常起居及心理关怀等诸多方面,全方位的呵护老人身心健康,让老人在智能护理的关怀下安享晚年生活。

图片6.png 

图片来源:Freepik


情感交互:人工智能关怀老人精神世界

人工智能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和丰富精神世界方面也作用显著。智能陪伴机器人是老人的知心伙伴,可以陪伴聊天、玩游戏以及满足其他各类需求。智能绘画辅助工具可为老年人提供的绘画指导、色彩搭配建议等功能,激发其创作欲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还可以通过VR技术沉浸式体验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景点,即便安坐家中,也可饱览大好河山的迷人景致。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老年人的交流,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实现人工智能养老的功能。


直面挑战:人工智能养老的困境与破局

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虽有突破,但也存在技术瓶颈和成本普及难题。技术上,部分智能产品识别准确率不足,如跌倒检测设备易误判漏判,智能穿戴设备续航不足问题,且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需加大研发投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设专项基金,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严格数据保护机制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成本方面,智能养老设备价格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且操作复杂让老人抵触。政府可出台补贴政策,企业优化其产品性价比,降低成本,优化设计,采用易操作方式,并开展关于老年智能技术培训的活动,提高老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推动智能养老设备普及。

图片7.png 

图片来源:Freepik

未来可期:人工智能引领养老新趋势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养老深度融合前景美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催生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老人定制专属养老方案。同时,人工智能还将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形成智慧养老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其融合发展需各方协同合作,政府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政策支持引导,完善相关的法规标准;企业方面则要推出优质产品与服务;科研机构方面需要不断的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相信在各方的齐心协力之下,人工智能将为养老事业坚实的助力,构建智慧、温馨、美好的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