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手中香烟,成为夺走心脏健康的 “凶器”!

health-xq 363 0

在当今社会,吸烟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社交场合,吞云吐雾者大有人在。然而,吸烟这一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其中,吸烟引发的血管痉挛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心肌梗死风险大幅增加,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640.png

图片来源:freepik

吸烟如何引发血管痉挛?

香烟,这个看似普通的物品,实则是一个装满有害物质的“潘多拉魔盒”。在香烟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达数千种化学物质,而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则是对血管健康影响最为恶劣的两种成分。

当人们点燃香烟,吸入第一口烟雾时,尼古丁便如同活跃的“小恶魔”,迅速穿越肺泡的屏障,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尼古丁有着极强的刺激性,它会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一系列激素。这些激素使得原本正常舒张的血管平滑肌开始收缩。这种收缩起初可能只是轻微的、短暂的,但随着吸烟次数的增加和吸烟量的累积,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会愈发频繁和强烈,最终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

另外,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随着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增多,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直线下降,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陷入缺氧的困境。为了应对这种缺氧状态,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会启动,血管会通过收缩来减少血液供应,试图将有限的氧气优先供应给重要器官。然而,这种收缩进一步加剧了血管的紧张状态,使得血管痉挛的程度不断加重。


血管痉挛与心肌梗死的紧密联系640.jpg

图片来源:freepik

血管痉挛一旦发生,对心脏的正常供血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需要持续不断地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跳动和各种生理功能。而冠状动脉,就像是给心脏这个“泵”输送燃料的“管道”,它负责为心脏提供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

当血管痉挛发生时,冠状动脉的管腔会因为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而变窄。原本顺畅流动的血液在经过狭窄的管腔时,流速会减慢,流量也会减少。血管痉挛频繁发作,或者持续的时间较长、程度较为严重,心脏的供血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心脏一旦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细胞就会开始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也会出现紊乱。当这种缺血缺氧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然而,血管痉挛时血管壁的异常收缩和舒张,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机械性的牵拉和损伤,这样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等,就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这些脂质会逐渐在血管壁内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等物质就会迅速聚集在破裂处,形成急性血栓。血栓会迅速堵塞血管,使得心脏的供血突然中断,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预防措施

血管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其健康状况直接关乎身体的整体机能。不仅戒烟是维护血管健康的关键举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不可或缺。

戒烟--面对吸烟带来的血管痉挛和心肌梗死风险,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戒烟。戒烟后,体内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状态会得到缓解,血管内皮的损伤也会慢慢修复,从而大大降低血管痉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注重营养均衡--平时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譬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这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维持血管的弹性。同时,要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血管的负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够有效地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而且,运动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在血管保护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的。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放松,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的平和,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入了解吸烟导致血管痉挛与心肌梗死风险增加的机制,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希望大家都能从自身做起,远离烟草危害,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好自己的心血管系统,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声明:本站内容除标明“原创”、“独家整理”外,均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收集,仅供学习使用,本站少数附件需自愿赞助后才可下载,该费用并不是直接用于购买附件,而是作为公益赞助自愿支持本站服务器及网站运维,请您知晓。如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vip@health.net.cn告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撤销文章并表达歉意,期待我们共同促进医学行业信息交流和发展,感谢您的支持。 立刻扫码加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