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freepik
谷雨作为春季收官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 4 月 19 - 21 日交替。所谓 "谷雨",寓意着雨水滋养百谷生长,此时降水显著增加,为田间秧苗移栽、作物播种提供了关键的水分条件,充分诠释了 "春雨贵如油" 的价值。温暖的气候与充沛的雨水,不仅助力农作物茁壮成长,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个特殊时节,做好健脾祛湿的养生工作,对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至关重要。
谷雨三候,自然物语
一候萍始生:随着雨量增多,浮萍开始大量繁殖,池塘、河面渐渐被翠绿的浮萍覆盖。这些漂浮的绿色生命,不仅构成了独特的谷雨景观,也预示着水生植物生长旺季的到来。
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开始活跃,频繁振翅并发出清脆鸣叫。它的出现如同大自然的闹钟,提醒农人抓紧农时,及时播种谷物,为丰收打下基础。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纷纷飞落桑树,啄食桑叶害虫,为桑蚕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这种头顶羽冠醒目的鸟儿穿梭于桑林间,为田园风光增添了灵动的色彩。
谷雨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谷雨期间,气温持续上升,空气湿度也随之增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极易受到湿邪侵袭。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一旦侵入人体,会干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内停,引发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乏等症状。此外,谷雨前后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容易诱发感冒、过敏等疾病。因此,这个时期的养生重点在于健脾祛湿,同时注意保暖和疾病预防。
饮食养生:科学搭配,调理脾胃
祛湿食材推荐
为应对谷雨湿气,建议多食用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如薏仁、芡实、白扁豆、赤小豆、冬瓜、荷叶等。薏仁可煮粥或煲汤,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芡实益肾固精、健脾祛湿,适合与薏仁、大米同煮;白扁豆常用于炒菜或煮汤,健脾化湿效果显著;赤小豆搭配冬瓜煮汤,利水消肿效果更佳;荷叶泡茶或煮粥,既能祛湿又能清热。
健脾食物选择
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基石,加强健脾对抵御湿邪至关重要。推荐多食用山药、红薯、南瓜、小米等健脾食物。山药可清蒸、煲汤或煮粥,健脾益胃;红薯富含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南瓜补中益气,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小米熬粥,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
饮食注意事项
除了祛湿健脾食物,还要保证饮食均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同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
运动养生: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谷雨时节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开展户外运动。运动不仅能提升免疫力,还能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运动项目推荐
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散步适合各年龄段人群,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慢跑可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控制强度;太极拳和八段锦动作舒缓,注重呼吸配合,有助于调节身心;瑜伽通过体式和呼吸练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要量力而行,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强度和时长。每次运动 30 - 60 分钟,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宜。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方运动。
起居养生:科学作息,防潮保暖
防潮措施
谷雨湿气较重,需做好防潮工作。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必要时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紧身不透气的服装,防止湿气积聚。
保暖注意
尽管气温上升,但昼夜温差依然较大,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着凉。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受凉引发肠胃不适。
作息规律
保持规律作息,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调节。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晚上 11 点前入睡,早上 7 点左右起床。中午适当午休 30 分钟至 1 小时,缓解疲劳,储备精力。
情志养生:调节情绪,保持愉悦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人体阳气也处于升发阶段。此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中医认为,情绪变化会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脾胃运化。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加重体内湿气。
情绪调节方法
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如踏青、赏花、登山等亲近自然,放松心情。与亲友聚会聊天,分享生活乐趣,缓解压力。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陶冶情操。
冥想放松
每天抽出 15 - 20 分钟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专注呼吸,排除杂念。冥想有助于放松身心,增强抗压能力,保持平和心态。
中医养生:穴位按摩,调理身心
穴位保健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按摩此穴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建议每天点按 5 - 10 分钟,1 - 2 次。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按揉此穴可健脾利湿,改善腹胀、腹泻等症状。每次按揉 3 - 5 分钟,每天 2 - 3 次。
健脾祛湿操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吸气时双手上举合十,踮脚提肛,保持片刻后呼气放松,重复 10 - 15 次。
双手叉腰,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腰部各 5 - 10 圈。
仰卧抬腿,双腿伸直抬至 90 度,保持 3 - 5 秒后放下,重复 10 - 15 次。
食疗养生:养生食谱推荐
薏仁冬瓜汤
材料:薏仁 30 克、冬瓜 500 克、排骨 200 克、生姜适量、盐少许。
做法:薏仁浸泡 3 - 4 小时,冬瓜切块,排骨焯水。先将薏仁、排骨、生姜煮 30 分钟,再加入冬瓜煮 20 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解暑。
山药芡实粥
材料:山药 100 克、芡实 30 克、大米 50 克、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切块,芡实浸泡 2 - 3 小时,与大米同煮至粥熟,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健脾补肾,祛湿止泻。
图片来源:freepik
谷雨时节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机,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情绪调节和中医养生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抵御湿邪,增强体质,为迎接夏季做好充分准备。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养生,以健康的状态开启新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