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确实充满挑战,气温下降会强烈刺激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上升,造成并发症发病增多,尤其是脑出血、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等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冬季人体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 12 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 6 毫米汞柱,且气温每下降 1℃,收缩压上升 1.3 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 0.6 毫米汞柱。特别是在气候过冷季节及地区,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状态,血压明显增高,就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一、坚持药物治疗
1. “三要三不要” 原则
(1) 要坚持规律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时定量的服用药物;
(2) 用药剂量要达标--应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保持血压稳定;
(3) 不要随意更换降压药物--因为不同降压药,其作用机制也不同。随意更换药物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要关注和熟知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任何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 不要盲目相信“根治、偏方”等蛊惑性言词--目前高血压还无法完全根治,所谓的偏方也常常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会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还可能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6) 不要突然停药--高血压患者不能因为近期血压控制良好,就随意停用药物。这很容易出现血压反跳,甚至会发生高血压危象。
2. 冬季用药特点
(1) 要尽早发现血压变化--由于冬季血压波动较大,患者应增加血压自测的频率,及时掌握血压情况。
(2) 联合用药为宜--当单一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时,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但增加药物时应小量开始,避免血压下降过快。
(3) 不要骤然降压--血压下降过快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等问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睡前服降压药需谨慎。
(4) 慎服大剂量利尿剂--因为冬季出汗较少,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5) 慎用强效镇静剂--以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血压控制。
二、、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1. 均衡饮食,多吃鱼类,少吃红肉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可以进食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研究证实,这与深海鱼类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密切相关。而与猪肉、牛肉、羊肉含相比,鱼类食物因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压和血脂控制更为有益。
2. 慎饮咖啡及浓茶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咖啡和浓茶的饮用需谨慎。初次喝咖啡可使血压上升,经常喝的人血压不升高。但高血压患者饮用需因人而异,避免喝浓咖啡以防血压波动。同理,茶叶中含咖啡因和茶碱,对心血管有一定兴奋作用,因此高血压患者不宜喝浓茶。不过,饮茶有轻度降压作用,冬天可饮淡红茶。
3. 适量饮水
冬天即使不口渴,高血压患者也要每天坚持饮适量白开水或淡茶水。这有利于稀释清洁血液,保证血流通畅,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三、防寒保暖措施
1. 留意天气预报
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气温下降,及时添加衣物,避免身体受寒。因为寒冷刺激会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压升高。
2. 注重足部保暖
选择保暖透气、吸湿性好的鞋袜,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舒畅,这对于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足部保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因寒冷引起的血压波动。
3. 避免恶劣天气出门
在寒潮过境的大风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以免遭受寒冷刺激。恶劣天气会使血压更加不稳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
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合适的温湿度。无论是采用暖气或空调,室温以 18 - 26℃,湿度 55% 为宜,这样的环境既舒适又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四、适度运动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掌握好运动量,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运动强度不应过大,可选择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有晨练习惯的人群,早晨出门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之后,尽可能减少冷空气对血管的刺激。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五、调整服药需遵医嘱
冬季血压容易出现波动,当血压突然上升时,一定要及时就诊。这是因为冬季气温骤降以及情绪波动等导致血压不稳定,此时不能自行调整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调整。
六、注意晨起血压监测
冬天的早晨通常是心血管事件高发的时间段,此时由睡眠状态变成清醒状态,交感神经活性会增强,血压也会升高。所以在冬天早上,尽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时进行血压测量,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较高,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降压方案。
因此,冬季来临时,高血压患者应增加血压自测次数,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以确保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