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原产于东阿而得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尊为 “上品”,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其赞誉有加。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关于阿胶的 25 个关键知识点。
一、阿胶的神奇功效
(一)核心药用价值
阿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卓越功效,对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以及肺燥咳嗽等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尤其适合上述症状的人群。
(二)日常保健作用
免疫增强: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特别适合年老体弱、久病初愈以及容易感冒的人群,帮助他们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强筋健骨:通过补充血液,滋养筋脉,润滑关节,充实骨髓,从而达到强筋健骨的效果,对于抵御风湿也有一定的帮助。
益智健脑:富含多种有效成分,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还能提升记忆力和识别能力,同时具备抗疲劳的作用,让大脑时刻保持清醒和活力。
延缓衰老:含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使其具有明显的抗衰老功效,帮助人们保持青春活力。
抗癌辅助:对细胞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增强 NK 细胞活性,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在放化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减轻患者痛苦。
美容养颜:通过补血达到滋润皮肤的效果,长期坚持服用,可使脸色变得红润,肌肤更加细嫩有光泽,是女性美容养颜的佳品。
补钙能手:含有丰富的钙质,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贮存,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缺钙人群。
调经安胎:可用于治疗因血虚、血瘀和血热引起的月经不调,同时还具有养胎、安胎的功效,为女性孕期和经期的健康保驾护航。
血管呵护:能抑制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还具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对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二、正确服用有讲究
(一)科学用量
药用时,一般的建议用量为 3 - 9g,饭前服用效果更佳。不过,具体的用量还需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
(二)多样吃法
阿胶羹:准备阿胶、黄酒、冰糖、黑芝麻、核桃仁,将它们精心制作成阿胶羹,蒸制完成后,早晚各服用一匙,用温开水冲服,口感醇厚,营养丰富。
阿胶膏:把阿胶和冰糖加水,放入微波炉加热使其溶化,放凉后就会变成冻状。每晚睡前取一勺,加入开水或牛奶冲服,方便又美味。
膨化新吃法:利用微波炉将阿胶膨化,制成阿胶珠,直接含化食用,口感酥脆,别有一番风味。
粉冲饮品:将阿胶粉碎成粉末,取一匙加入热牛奶、豆浆等饮品中冲服,简单快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阿胶的滋养。
三、食用禁忌要牢记
萝卜勿同食:萝卜具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与阿胶的补气功效相互抵触,一起食用会降低阿胶的功效,所以两者不能同时食用。
浓茶需避开:茶中含有的茶多酚会阻碍人体对阿胶营养成分的吸收,影响其功效的发挥,因此服用阿胶时不要喝浓茶。
大蒜不可搭:大蒜同样有顺气促消化的特点,与阿胶同食会影响其功效,所以这两种食物不能搭配食用。
大黄不相容:大黄具有泻火的作用,与阿胶一起食用会使阿胶失去原有的营养作用,应避免同时服用。
绿豆汤慎饮:绿豆寒凉且有解毒功效,与阿胶同食会降低阿胶的功效。如果要喝绿豆汤,需与服用阿胶间隔一定的时间。
四、这些人要注意
阴虚体质:这类人群容易上火,常伴有肝火、心火、肺火等症状,如午后发热、潮热盗汗等,服用阿胶可能会加重上火症状,需谨慎食用。
痰湿、湿热体质:表现为口干、口苦、口气重、大便不爽等,舌苔厚腻。阿胶的滋腻特性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痰湿和湿热,所以不适合这类人群。
有伤口者:阿胶具有活血和滋腻的特点,在伤口未结疤之前食用,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有外伤的人不宜食用。
血瘀体质:肤色晦暗、有瘀斑,女性常出现月经不调,经前痛经加重。阿胶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加重血瘀症状,所以这类人群要谨慎服用。
脾虚人群:消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大便溏烂等。阿胶可能会阻碍脾胃的正常功能,如需食用,需配伍理气消食的中药。
阳虚体质:服用阿胶后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所以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合服用。
特殊时期:患有感冒、咳嗽、腹泻或月经来潮的人群,应暂停服用阿胶,待病情痊愈或经期结束后再服用,以免影响身体恢复或导致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