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
图片来源:freepik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既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在这乍暖还寒之际,人体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顺应清明时节的自然规律养生,重点在于调畅情志与养肝护肝,能为身体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壹 清明 “三候”
一候 —— 桐始华。
清明时节,白桐花率先开放,满树洁白的花朵,如雪似云,点缀在枝头。桐花的绽放不仅给大自然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也象征着春天的蓬勃发展,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二候 —— 田鼠化为鹌。
古人观察到,此时田间的田鼠因阳气渐盛而躲回洞穴,不再频繁出没,而喜阳的鹌鸟开始活跃起来,仿佛田鼠变成了鹌鸟。这一候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随节气变化而出现的不同状态,反映出阴阳之气的消长。
三候 —— 虹始见。
雨后初晴,空气中湿度较大,阳光折射形成彩虹。清明时节,雨后常能见到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这是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也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得更加温润,万物生长更加繁茂。
贰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与人体变化
清明期间,天气多变,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细雨绵绵,气温波动较大。这种不稳定的气候容易影响人体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脏相应,肝主疏泄,清明时节肝气正旺,若肝气不舒,就容易引发各种情绪问题,如烦躁、抑郁等。同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气血运行也更加活跃,此时养肝护肝、调畅情志至关重要。
叁 饮食:清淡养肝,祛湿健脾
清明时节,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吃一些具有养肝护肝、祛湿健脾作用的食物。
养肝食物:可适当增加菠菜、枸杞叶、菊花等食物的摄入。菠菜性凉,味甘,入肠、胃经,具有滋阴平肝、助消化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引起的胃痛、头痛有一定缓解作用;枸杞叶清肝明目、补虚益精,可用来煲汤或清炒;菊花清肝明目、散风清热,用菊花泡茶饮用,能缓解眼睛干涩、头晕目眩等症状。
祛湿健脾食物:由于清明时节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可食用薏仁、白扁豆、芡实等食物来祛湿健脾。薏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作用,可煮粥或煲汤;白扁豆健脾化湿,常用于煮粥或制作糕点;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可与山药、莲子等搭配食用。
饮食禁忌: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肆 运动:适度锻炼,动静结合
清明时节,大自然生机盎然,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和条达。
运动项目选择:可选择一些动静结合、轻柔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放风筝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调节身心,增强心肺功能;八段锦功法舒展优美,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养生功效,长期练习可强身健体;放风筝时,人们在户外奔跑、仰望,既能活动筋骨,又能放松眼睛,缓解视疲劳。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每次运动时间以 30 - 60 分钟为宜,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度。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另外,清晨气温较低,不宜过早进行户外运动,可选择在上午 10 点以后或下午进行。
伍 情志:保持乐观,调畅情绪
清明时节,人们往往会因祭祀先人而产生悲伤情绪,加上天气多变,容易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而情绪的变化又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调畅情志,是清明养生的重要环节。
情绪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参加户外活动、与亲朋好友聚会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比如,在清明假期,一家人一起去郊外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呼吸新鲜空气,让身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放松和舒缓。也可以听一些欢快、舒缓的音乐,调节心情,使情绪保持平和。
冥想放松:每天抽出 15 - 20 分钟的时间进行冥想,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当思绪飘走时,不要刻意去控制,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冥想能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增强心理的抗压能力。
陆 中医养生:穴位按摩,调养肝脏
穴位保健按摩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 1 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按摩太冲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清利头目的作用。用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力度适中,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 3 - 5 分钟,每天 2 - 3 次。经常按摩太冲穴,可缓解因肝气不舒引起的头痛、眩晕、烦躁等症状。
期门穴: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它是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功效。用手掌轻轻按揉期门穴,每次按揉 5 - 10 分钟,每天 1 - 2 次。按揉期门穴有助于调节肝脏的气血运行,对胁肋胀痛、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养肝保健操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至头顶上方时双手合十,同时踮起脚尖,提肛收腹,眼睛看向手背,感受身体的拉伸,保持片刻;呼气时,双手缓慢放下,脚跟落地,全身放松。重复这个动作 10 - 15 次,可疏通肝经气血,促进阳气升发。
双手叉腰,以腰为轴,顺时针转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转动 5 - 10 圈;然后逆时针转动腰部,同样转动 5 - 10 圈。这个动作可以活动腰部关节,促进腰部的气血循环,有助于调养肝脏。
柒 清明时节 - 食疗药膳
菊花枸杞茶
材料:菊花 5 克、枸杞 10 克。
做法:将菊花和枸杞洗净,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 5 -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菊花清肝明目、散风清热,枸杞滋补肝肾、明目。这款茶能清肝明目、养肝益肾,适合长期用眼、肝火较旺的人群饮用。
薏仁红豆粥
材料:薏仁 30 克、红豆 30 克、大米 50 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薏仁、红豆洗净,浸泡 3 - 4 小时;大米淘洗干净。把薏仁、红豆、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红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此粥能祛湿健脾、利水消肿,适合清明时节湿气较重时食用。
图片来源:freepik
清明时节,顺应天时养生,从饮食、运动、情志、中医养生等多方面入手,注重调畅情志与养肝护肝,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里,让我们以积极的生活方式,迎接美好的春天,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拟好科技公众号